中新社吉林分社正文

首页-->头条

吉林省加快推进韧性城市建设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4日 10:56 来源:吉林日报 编辑:王思博

  近年来,吉林省聚焦市政公用行业提质增效,以城镇燃气、供热保障、排水防涝三大领域为核心,全面升级安全保障体系,筑牢城市安全屏障,持续增强群众的安全感与获得感,稳步推进韧性城市建设走深走实。

  燃气安全防线全面筑牢。吉林省大力推进燃气管道设施更新改造。“十四五”以来,累计完成老旧燃气管道改造4079公里,基本消除了管道安全隐患;为497万管道燃气居民用户、131万瓶装液化石油气用户实施“阀管”改造,为5.6万餐饮等非居民用户加装报警切断装置,实现用户端安全设施动态清零新突破。同时,加快推进高层住宅管道燃气接通工程,已先后完成1016栋9.4万余户改造任务,占总量的73.9%,白城、白山、永吉等23个市县已实现高层管道燃气全覆盖。截至目前,全省燃气储气能力达7800万立方米,较“十三五”末增长近12倍,燃气供应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供热保障服务提质升级。搭建省级供热监管平台,实现热源供回水温度、压力等关键参数实时上传,对全省居民供热热源运行数据进行动态监测。通过定期收集分析供热数据,精准发现并及时解决运行中的各类问题,动态监管企业供热质量,推动供热服务质量显著提升、投诉率持续下降。推行服务公示与网格化管理,在小区、楼栋及单元门前显著位置张贴“供热便民服务卡”,清晰公示企业名称、负责人电话、客服热线及报修电话,方便群众第一时间反映诉求。优化供热投诉处置流程,投诉平台实行闭环管理,建立 “接诉即办、未诉先办”快速响应机制,严格落实“应急抢修立即响应,质量投诉半小时上门” 要求,一站式解决群众供热难题。

  排水防涝能力持续增强。“十四五”以来,全省累计新建改造老旧雨水管网1334公里,新建改造排涝泵站规模143立方米/秒,四平市、松原市先后成为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全省新增海绵城市建设区域462平方公里,建成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蓄水池等海绵设施1200余处,新增雨水调蓄设施20.3万立方米,完成300处积水点治理工程,累计完成投资76.6亿元。不断健全城市内涝应急响应机制,建成长春市国家级、延吉市省级移动排涝救援基地,形成中、东、西、南四大排水防涝应急救援区域。全省新增移动抽排设备1637台(套),其中包括抽排能力超5000立方米/小时的大流量排水抢险泵、龙吸水车96辆,移动抽排能力较“十四五”初期提升5倍以上,有效提升了城市应对极端降雨的快速处置能力。

  接下来,吉林省还将不断完善城市安全保障体系,以更扎实的举措、更优质的服务推进韧性城市建设,让城市更安全、更宜居,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