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吉林分社正文

首页-->头条

长春“五一”文旅市场实现双提升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07日 09:33 来源:长春日报 编辑:王思博

  这是一个火热的“五一”:据省文旅厅大数据测算,长春市“五一”假期接待国内游客1221.97万人次、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90.68亿元,较去年同期均有明显提升。

  这是一个荣耀的“五一”:在央视财经频道《美好生活大调查》中,长春市成功上榜“都市引力榜TOP10”。

  这是一个开放的“五一”:携程统计数据显示,“五一”假期,长春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11%、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51%。

  “五一”假期,长春通过创新文旅场景、打造特色IP、深挖文化内涵、提升服务品质,丰富市民游客假期生活,打造出独具特色的都市文旅新体验,文旅市场呈现出“供需两旺、业态多元、服务提质”的蓬勃景象。

  文旅市场活力迸发重点景区持续火爆

  早在“五一”到来前,长春已为迎接八方来客做好了充足准备,在节日期间策划了精品演艺、文博展览、旅游休闲、文旅消费等4大类68项230场文旅活动,设计推出时光漫行、航天探秘、趣玩食界、文明探源、红旗逐梦、乡村微度假等精品旅游线路10条,成功吸引了国内外的游客纷至沓来。长春市动植物公园荣登抖音同业团购销量排行榜全国第一;净月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单日接待量创同期历史新高……

  这份亮眼的成绩背后,是各大景区火力全开的生动实践。长春市动植物公园凭借“西游主题+沉浸式演艺”一如既往地火热。在此基础上,创新编排的南门大戏“火焰山之焰卷千峰”、新推出的野人部落同样备受青睐,成为假日里长春的热门旅游地。净月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绿意盎然的生态底色,搭配“森林音乐会”、非遗市集等特色项目,将自然景观与文化体验深度融合。神鹿峰旅游度假区、青怡坊云琅艺术街区、南溪里文旅小镇等景区也纷纷以风车节、艺术展览、风筝嘉年华等特色活动为媒,吸引大量市民游客热情参与,共同为长春文旅市场注入澎湃动力。

  政府提前布局,企业纷纷发力,长春整合资源打造全域旅游产品矩阵,既满足了大众观光需求,又以沉浸式体验、非遗互动等差异化项目吸引了年轻客群,让文旅市场活力满满。

  特色IP人气旺盛文艺活动丰富多彩

  如果说景区的火爆是长春文旅的“硬实力”,那么特色IP与文艺活动的深度融合,则展现了这座城市的“软实力”。长春深挖历史底蕴与工业遗产,将老建筑、老厂区转化为沉浸式戏剧空间和艺术打卡地,打破传统文旅“看景”模式,让游客成为文化体验的参与者。同时,通过“文艺演出进景区、进商圈”的模式,推动文化和旅游场景的无缝衔接,以文化软实力提升城市吸引力,满足游客对个性化、体验化旅游的需求。

  其中,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以“春京西戏剧节”开启全域沉浸式艺术嘉年华,让游客仿若置身戏剧梦境,安迪·沃霍尔波普艺术展、咖啡文创市集等活动并行,假期首日游客接待量达12万余人次,迅速成为长春现象级文旅新地标。

  与此同时,长拖1958工业遗迹公园以现代艺术装置与涂鸦墙为引,吸引大批年轻人前来打卡拍照,首日入园人数达1.7万余人次,让工业遗址焕发全新艺术生机。

  而 “春光好” 春日巡演系列活动更是深入景区、商圈,12场演出吸引3.1万余人次观众,将长春曲艺的独特魅力传递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让文化和旅游真正实现了 “双向奔赴”。

  文博场馆人气火爆特色研学深受追捧

  历史文脉是城市的灵魂,文博场馆则是承载这份灵魂的重要载体。这个“五一”,博物馆成为游客们竞相探访的热门目的地,长春市博物馆联盟21家重点博物馆推出5大类25项99场公益文化活动,开放展览82个,累计接待观众26.9万人次。

  用丰富的文化供给满足游客的精神需求,伪满皇宫博物院大型文旅演艺《炫·墨》场场爆满,带领观众穿越历史长河,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累计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长影旧址博物馆原创舞台剧《长歌影魂》首演当日接待量创同期历史新高,带领观众重温经典,唤醒爱国热血。长春市文庙博物馆的投壶游戏、汉服体验等特色活动也同样精彩,累计接待游客1.2万余人次。长春博物馆“炫彩杂技奇幻之旅”精彩上演,带来假日文化新体验。假日期间,全市50余家研学推荐场所累计接待研学游客4.35万人次,让青少年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文博热潮的背后,折射出公众对文化深度体验的强烈渴望。长春将博物馆从“文物展示窗口”升级为 “文化教育平台”,通过演艺、互动体验、研学课程等形式,让历史文化“活起来”。既传承了城市文脉,又满足了家庭、学生群体对知识型旅游的需求,实现文化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双赢。

  文旅消费供需两旺服务保障暖心惠民

  文旅市场的繁荣,最终要落脚到惠民利民、刺激消费的实处。假日期间,不仅各大景区、博物馆持续释放文旅消费潜力,各大文商旅综合体也是人气高涨、购销两旺。假日期间,长春举办多场惠民促销活动,并围绕“夜间经济”“沉浸式消费”等热点,打造集购物、娱乐、文化于一体的复合型消费场景。从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到特色商圈,长春构建起多层次消费生态,满足不同群体的多元需求,推动文旅消费从“流量”向“留量”转化。

  延续白天的火热,这有山、栖乐荟和莲花岛影视休闲文化园3家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的品牌效应和集聚效应更加凸显,这有山累计接待游客19.60万人次,同比增长15.63%,让城市的夜晚更加热闹繁华。

  欧亚汇集、国泰 Rio·Mall拾乐街等省、市文旅消费集聚区同频发力,假日期间纷纷推出时尚潮玩的特色消费活动,成为游客城市游玩首选。而桂林路、红旗街、万象城、摩天活力城等商圈及商贸综合体,更是集吃喝玩乐于一体,吸引大量市民游客购物嗨玩。

  文旅消费的火热背后,离不开全方位的服务保障体系支撑。假日期间,全市文旅、宣传、交通、公安、市场监管、商务等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从安全管理到交通疏导、消费维权全链条保障,以 “暖心服务”提升游客满意度,为游客筑起坚实的服务屏障。不仅吸引游客 “走进来”,更让他们 “留下来”“还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