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吉林新闻11月21日电 (记者 郭佳)“中国教育理念的世界意义”国际学术会议近日在东北师范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美国、西班牙、巴西、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家的专家学者,以及百余名师生通过线上线下参会,共同探讨中国教育理念的全球价值。

教育部与国家外专局“当代青少年德育研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杨晓慧在致辞中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教育事业取得一系列历史性成就,充分说明中国教育发展道路方向正确,也展现了中国教育理念的科学性和现实意义。
会议主旨发言中,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对中国教育的观察。国际道德教育学会主席菲利斯·玛丽·柯蒂斯-特威德关注教育如何促进道德成长和全球胜任力;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迈克尔·纳库拉探讨中国教育为下一代带来的“可能性未来”;西班牙学者胡安·迪埃斯-尼古拉斯从社会生态系统角度解析中国教育理念;巴西专家乌里西斯·阿罗约介绍中国通过教育改革推动社会发展的经验;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杰森·史蒂芬斯聚焦中国立德树人的实践;加拿大学者希瑟·劳福德则谈到教育的传承与育人功能。
会议当天,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与国际道德教育学会、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举行“当代青少年德育研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外国专家聘书和马工程重点教材赠书仪式。
本次会议由东北师范大学当代青少年德育研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主办,中国教育学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和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承办。(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