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启动以来,农工党吉林省委会牢牢把握坚持政治定位、坚持示范引领、坚持学用结合、坚持以学促建的工作原则,切实将主题教育作为巩固思想政治引领、提高自身建设水平、增强参政履职能力的重要抓手,一体推进深入学习研讨、弘扬优良传统、突出问题查摆、抓好集中整治、加强制度建设等重点工作安排,推动作风建设取得新成效,“16+20”制度体系建设夯实了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廉洁建设根基。
以“学规定”为引领,一体推进学思用
农工党吉林省委会以理论学习为基础,构建“线上+线下”“集中+自学”学习矩阵,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将中共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等作为必学内容。省市机关干部还重点学习了国家监委6号文件以及农工党纪律处分办法、组织处理办法。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全省举办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读书班等35次,在深学细悟中,进一步纠正了“中央八项规定是领导干部的事、与己无关”的模糊认识,自觉破除和摒弃“党外特殊”等错误思想认识。发挥“吉语同心”思政品牌作用,不断优化思政工作方式方法,设计调研问卷,通过基层调研、党员培训、召开会议等方式积极开展党员思想状况调查和分析研判,了解党员思想状态,有针对性加强党员思想政治引领,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的相互融通,助推主题教育取得扎实成效。
省委会以农工党成立95周年重要节点为契机,引导全省党员传承弘扬农工党“爱国、革命、奉献”优良传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廉政作风教育参观、代表人士座谈会等8次,联合辽宁省委会举办线上线下书画作品展。
发挥“一网一刊一微”宣传矩阵作用,开设主题教育专栏,推送学习材料50余篇,相关报道70余篇,阅读量达2.7万人次。全省党员进一步增强了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深刻领会了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以“强作风”为重点,从严从实学查改
农工党全省各级领导班子高度重视、高位推动,第一时间成立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及时召开动员部署会和中期推进会,发挥“头雁”作用,带头开展理论学习,省委会主委秦海涛在农工党省市级组织领导班子培训班上以加强作风建设为主题开展领学,领导班子成员以上率下、以身作则,带领广大党员自觉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
持续强化联系基层组织制度,增强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开展了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集中纠治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违规吃喝等专项学习,聚焦主题教育实施方案提出的3个方面突出问题,采取基层调研、召开座谈会、开展谈心谈话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梳理问题清单,按照立查立改、即知即改,动真碰硬、务求实效要求,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目标、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
发挥内部监督委员会专责作用,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情况专项监督。邀请驻部纪检组有关领导围绕纠治“四风”和学习中共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做专题辅导,配合建立253人组成的监察名单,持续推进内部监督与统战部门职能监督、监察部门监察监督协同,不断强化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环境。
在认真贯彻落实2024年制修订的16项党务工作制度基础上,以机关工作制度为重点,完成了20项机关制度修订,推动贯彻中共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常态化、制度化落实。
以“树形象”为关键,实干争先促发展
农工党吉林省委会坚持教育实践两手抓,通过改进工作作风,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进一步提升履职为民能力水平。上半年,省委会主要领导参加各类议政协商活动3次,围绕新材料科技创新、持续推动营商环境领域作风建设、高端医疗器械产业人才培养和集聚等内容提出意见建议,得到吉林省委领导高度重视。
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持续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工作,聚焦0-3岁幼儿托育难问题,开展普惠托育支撑政策省市联合大调研;聚焦人口下降带来的“学生荒”问题,提出构建多学段开放共享教育资源平台的建议;聚焦水资源保障和安全利用,开展辽河流域统筹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调研,形成了一批高质量履职成果。
助力吉林省统一战线“吉善同心”工程,创新性提出了“省市联动、全党参与、依托基地、帮扶基层”的帮扶方案,集中一个月的时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吉善同心•农工健康行”活动。活动期间,共开展活动47次;党员参与人数746人,医生党员274人;捐赠药品及医疗器械折合人民币41.87万元;受益群众达2.4万人,集中展现了农工党人良好的社会形象。(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