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吉林分社正文

首页-->文旅

从历史长廊到文旅地标 长春市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焕新启幕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6日 08:48 来源:吉林日报 编辑:王思博



7月5日,长春市新民大街焕新开街,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始建于1933年的新民大街是吉林省首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此次改造在保护原有建筑风貌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功能,打造集爱国教育、文化体验与休闲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街区。 本报记者 潘硕 实习生 王凝钰 摄

  7月5日,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正式揭牌,这也标志着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正式开街。鼓乐声中,沉浸式演出与花车巡游接连登场,整条大街化作流动的庆典舞台。

  今年2月,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工程动工,经过近半年的紧张施工,这条全长1445米的百年老街以全新的面貌与市民游客见面。

  正式开街前,在新民大街建设者和众多市民、游客共同见证下,“1445”雕塑在新民大街北口艺术装置区揭幕。雕塑以数字“1445”为主体,其中“14”寓意为“抗日战争十四年”,“45”寓意“1945年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表达了对历史的铭记与对和平的珍视。

  由长春日报社旧址改建的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是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工程。博物馆以“一条街、一座城、一群人”为主线,包含“新民更新”“长春故事”“长春时间”“城市之光—先生北上”“长春非遗”五大展览。从街区的建筑生态到城市发展,从支援东北建设的精英群体到土生土长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构建立体化的城市记忆图谱。开街后,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将成为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的主入口、游客的集散地、长春历史文化的讲述者。

  据了解,在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沿线,还有15处打卡地备受关注,包括历史建筑、院落、公园、广场等多种场景。其中,伪满国务院旧址(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伪满司法部旧址(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伪满综合法衙旧址(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四医院南湖院区)三个展厅,分别设有《伪满国务院旧址专题展》《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纪念展》《伪满综合法衙旧址专题展》,开街当天已面向公众开放。

  长春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引入了文创书店、主题咖啡馆等特色店铺,同时也吸引了老字号品牌的加入,形成了“老字号+新锐品牌”的组合模式,将进一步强化“文旅商”融合发展的街区定位,从而实现历史街区的可持续保护与利用。

  未来,长春市将持续围绕新民大街推出多条主题线路,包括“历史探秘之旅”“自然野趣之旅”“产业寻踪之旅”等特色产品,《长春故事》研学课堂、AR实景导览等创新服务也将同步上线。长春市还将开通“春城漫游”旅游公交专线,精心打造的双层观光巴士将串联全市数十处历史建筑与核心景点,全方位展现长春历史文化风貌,让移动车厢成为传播城市文化的流动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