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上半年吉林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80亿元,增长6.4%,其中一产增长4.7%,二产增长7.8%,三产增长6%。规模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多项重要指标稳健提升。
工业经济向稳向新向优发展。吉林市有效发挥重点县区挖潜控减、重点企业“以量稳增”、“双停”企业提质攻坚等措施作用,开展规模工业企业遍访服务,帮助企业对接需求、压降成本、稳产保量,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1.8%。工业十大行业中电子、医药产值分别增长16.7%和9.9%。吉林石化日原油加工能力稳步提升,上半年原油加工量增产约17万吨。吉林化纤产能稳定释放,3.5万吨新型人造丝项目投产,化学纤维增产3.2万吨,产值增长16%。吉林建龙硅钢增产7.5万吨。华微电子、北沙制药、凌远科技产值分别增长17.9%、84.8%和39.3%。
重大项目加快实施。吉林市提高投资和建设绩效考核权重,深化项目建设巡回服务,开展遍访重大项目投资主体、集中开工、项目巡检系列活动。274个重点项目开复工,3.5万吨新型人造丝等25个项目竣工投产。
服务业蓬勃发展。各类商贸促销活动丰富,“全城嗨购日”“周末微度假 超吉惠生活”等系列主题活动,投放3034万元消费券,拉动销售额增长9.5亿元。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累计争取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1.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1%,限上社零额增长13.2%。在吉林化纤、吉林建龙、旭阳康乃尔等重点企业带动下,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4%。全市规上服务业重点行业企业营收增长36.7%。
农业根基不断夯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7%,粮食播种面积1098.7万亩,牛和羊出栏量分别增长6.7%和10.4%,园艺特产产量增长11.2%。人参高质量发展“八大行动”全面铺开,新建林下参种植基地2900亩,人参全产业链产值增长164%。推动松花湖等大水面开展生态网箱养殖,稳步提高池塘养殖单产水平,水产品产量增长6%。
作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全社会用电量、工业用电量增速分别较一季度提高2.8和3.3个百分点。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长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