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中信银行坚守国有金融企业使命担当,坚持把金融资源投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有力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以“中信实践”做好“五篇大文章”,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经济发展。
科技金融激发科技创新新活力
在科技金融领域,中信银行凭借其基于产品、生态、协同的“特色打法”,为科技企业提供了一系列创新性的金融解决方案。
在产品创新方面,中信银行推出了“科技成果转化贷”“火炬贷”“人才贷”等满足科技企业全方位金融需求的产品,通过定制化、差异化的服务,满足了科技企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场景下的金融需求。
在生态构建方面,中信银行通过多方合作,构建了科技金融生态圈,为科技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在协同优势方面,中信银行充分发挥中信集团“金融+实业”的综合优势,通过投贷联动、股债结合等方式,为科技企业提供了一站式的金融服务。
截至2024年9月末,中信银行服务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7,968户,较上年末增加1,338户。中信银行制造业中长期、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分别为 2,874.85亿元、5,862.66 亿元,分别较上年末增长 11.18%、10.23%。
绿色发展助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近年来,中信银行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意识,积极实施绿色金融战略发展规划,加强绿色金融组织推动,强化绿色金融综合服务能力,全力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
在绿色信贷的强劲带动下,中信银行还大力推进绿色债券承销和投资、绿色理财、绿色租赁、碳账户等业务。
在绿色金融的浪潮中,中信银行以其坚定的决心和务实的行动,书写了一篇篇绿色发展的华章。2024年9月20日,“中证中信银行生物多样性优选信用债指数”发布会在京举办,该指数由中信银行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联合编制,作为国内首条以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的债券指数,填补了国内绿色债券领域的空白。
以“中信智慧”书写普惠金融新篇章
普惠金融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支持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使命。近年来,中信银行深入贯彻普惠金融理念,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书写了一篇篇精彩的普惠金融大文章。
截至2024年9月末,中信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882.2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31.49亿元,贷款增速高于该行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有贷款余额客户数30.50万户,较上年末增加2.14万户。
中信银行同时也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作为普惠金融工作的另一大重点。截至2024年10月末,中信银行涉农贷款余额接近6000亿元,贷款余额和增量均位居股份制同业前列,成为唯一一家连续三年获评乡村振兴考核评估“优秀档”的股份制银行。
探索养老金融服务的“中信模式”
作为国内最早布局养老金融服务的商业银行之一,中信银行立足全生命周期的财富管理理念,不断迭代“中信解法”,截至2024年11月,中信银行养老账本累计用户超过480万。
在促进养老服务供需适配、推动居民养老生活转型方面,中信银行同样展现出了积极的作为。中信银行APP内上线了“养老地图”、“养老社区”模块,一期覆盖29个地市超67家养老社区,用户通过地图查询周边养老机构、老年大学、医疗机构、社区消费等资源,实现了养老服务资源的“一站汇聚”。
“领先的数字化银行”赋能业务发展
中信银行坚定不移实施科技强行战略,全面推进“数字”驱动的管理数字化、“策略”驱动的经营数字化、对准“效率”的运营数字化建设,全力打造“领先的数字化银行”,扎实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
该平台历经网络驱动、场景驱动和数字驱动的迭代升级,广泛链接客户多元金融服务需求。升级后的“中信同业+”平台基于企业级分布式数据底座,云网融合、多云纳管、绿色节约的算力网络以及安全、高效的大模型算法,极大提升数字金融服务质效,年交易规模接近2万亿,签约客户接近3000户,成为中信服务金融机构的重要数字化平台。
展望未来,中信银行表示,将持续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宗旨,加强优质信贷资产组织与投放,全力助推实体经济企稳向好;着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