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的年轮刻下第二十道印记,一座被车轮推动着前进的城中之城,矗立在长春西南百余平方公里的版图上。
在时光的河畔,我们听见钢铁交响中那些温暖的心跳,看见宏伟蓝图里那些生动的面孔。
六位见证者,六种人生轨迹,共同见证汽开区的发展经纬。
这里有投身岗位二十年如一日的老同志,案头文件摞成岁月的高度;
有人在三尺讲台播撒希望,让工匠精神在新生代心中发芽;
跟随社区书记走过街坊邻里,将基层治理绣出温情针脚;
警徽闪耀在街头巷尾,民警用脚步丈量出平安的周长;
企业家以创新为引擎,在厂房车间书写产业报国的誓言;
企业退休干部笑谈往昔,掌纹里还留着生产线的温度。
《新时代 我与汽开》系列专题——每一个故事都是时代长卷上的精彩笔触,透过六位亲历者的视角,聆听时光深处的回响,翻阅这部用青春与热血书写的不朽传奇。本期人物——汽开区非公企业党工委副书记,于畅。
二十年,足够让一座新城拔地而起,也足够让一个人的生命深深扎根进这片沸腾的土地。二十载,于畅把自己最好的年华与汽开区的脉动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2005年9月29日,汽开区正式成立,于畅成为了这里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往昔岁月,历历在目。她曾穿行于招商谈判的会议桌前,参与这片土地编织最初的产业网络;她曾深耕于区域经济运行的蓝图,用勤劳的汗水浇灌汽开区的沃野;如今,作为汽开区非公企业党工委副书记,她将心血倾注于党建领域。

她见证着这片土地从一纸蓝图的恢宏构想,成长为如今产业集群的蔚然壮观。她亲历了基础设施的“骨骼”一寸寸强健,道路延伸,厂房林立;也参与了营商环境这“血脉”的疏通与充盈,让制度的活水滋养每一个企业。

那些为项目落地出谋划策的日夜,那些为企业排忧解难而四处奔走的足迹,那些为产业升级的反复探讨,都已悄然沉淀为她生命中最坚实的部分。她说:“这里不仅是我人生奋斗的战场,更是梦想的沃土与心灵的故乡。”这份情感,是她深植于心、涌动于血的眷恋。

面向未来,新的挑战、新的出发,于畅的目光依旧坚定。她与这片热土的故事仍未结束,正如那永不停歇的车轮,正承载着耕耘过的荣誉与更深沉的梦想,驶向下一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