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东北亚的中心城市之一,长春市在继续深化文化与旅游的融合过程中,不仅彰显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展现了强大的经济发展动力。近年来,“文旅融合”项目频频火出圈,长春市通过一系列创新和升级转型,成功塑造了独特的城市品牌形象,吸引国内外游客的目光,推动了本地经济的提质增效。
以文塑旅:打造特色文旅产品
一年四季的54路有轨电车都有独特的风景,坐在车上喝上一杯“长春”文创咖啡,美哉!走进“这有山”也别有洞天,上山、下山,探寻各家山中小店的美妙,每逛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一街一景观、一路一特色。
“长春礼物”将长影胶片、南湖凉亭等标志性建筑的设计元素融入到文创产品之中,让游客能够直观感受到长春的文化魅力。这些产品不仅提升了游客的购买欲望,也增强了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与普及。走进长春的各个冰雪项目,文创专区总是人潮涌动,有趣好玩的冰箱贴,生动可爱的毛绒玩具,长春市依托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成功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
消夏艺术节、长春冰雪节、瓦萨滑雪节……长春市通过举办多种大型节庆活动,有效地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特别是长春冰雪节,已成为拉动冬季旅游消费的重要载体。通过这些节庆活动,长春市不仅展示了其独特的文化风貌,还促进了旅游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冬日里的长春世界雕塑园,依然美得令人挪不开眼。夜晚冰灯、彩灯闪烁,给人一种美轮美奂的感觉,冰上舞蹈、芭蕾舞演出,更是美得令人惊艳。园区内汇集了来自世界216个国家和地区的万余件(组)艺术作品,设置五大展馆,不仅有丰富的雕塑作品展示,还通过四季不同类型的活动,在文旅融合方面不断创新实践,依托丰富的艺术资源打造品牌研学课程,让游客在欣赏与实践中提升审美能力。
长春市努力将文化精髓与旅游资源有效结合,不断探索文旅融合的新路径。神鹿峰旅游度假区融合双阳梅花鹿的元素,打造了一个灵动的全新旅游目的地,成为文化交流的新平台。此外,通过与高校的合作,长春市建立文旅产业融合研究中心,进一步发挥了科研对文旅发展的支撑作用,推动了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以旅彰文:持续优化文旅产业链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途中看到的美丽街景,坐下来小憩,品一杯香茗,都是一种身心的释放……在提升文旅产业质量方面,长春市注重从供给侧进行结构性改革,强化了文化和旅游产品的创新与多样化。通过提高基础设施水平,改善旅游服务质量,丰富文化体验内容,长春市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更为完善的文旅产业链,有效地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提升了整体的旅游体验。
长春市拥有独特的冰雪资源,冬季的冰雪节已经成为全国乃至国际上知名的品牌活动。每年的长春冰雪节都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精美的冰雕艺术,参与刺激的滑雪、滑冰等冰雪活动。同时,长春冰雪节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每年都加入创新元素,如冰雪元宇宙场景的构建,以及与国内外知名动漫品牌的跨界合作等,这些都极大地提升了节日的吸引力和参与度。
山地自行车赛、江河漂流、星空露营……夏季的消夏艺术节则是长春市另一大文旅亮点,以“凉爽”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充分展示了长春夏季的独特魅力。同时,长春市还推出了涵盖森林漫步、温泉康养等多种体验的“清幽游览”产品,满足了广大游客对休闲度假的需求。
随着文化旅游业的发展,长春市迅速把握机遇,于2023年12月召开了全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这次大会上,长春市委、市政府明确表示将文旅产业作为推动新时代长春全面振兴的首要任务。为此,长春市政府出台了《长春市旅游产业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7)》,该方案旨在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和项目实施,促进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发展。

为了进一步优化服务并拓展市场,长春市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通过建立更为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包括提供多语种服务、改进基础设施等措施,有效地提升了游客的整体满意度。同时,利用数字化技术,推出了智能导览系统和在线服务平台,让游客的体验更加便捷和个性化。
面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外旅游市场竞争,长春市不断强化政策支持和人才引进。设立专项资金扶持文化旅游项目,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文旅专业人才,这些举措大大提升了长春市文旅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未来,长春市将继续坚持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推动两者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的整合,努力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旅品牌。同时,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到长春市的文旅项目中来,共同书写文旅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文旅融合不仅是推动长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促进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随着更多的文旅项目的实施和成效显现,长春市将在全域旅游发展道路上迈出更坚实的步伐,为建设文化强市和旅游强市注入更为持久和强劲的动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