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吉林新闻10月21日电(张文阳 薛冬梅)近日,德惠市人民法院官方公众号发布消息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是为了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发展老龄事业,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的美德,根据宪法而制定的。全文包括总则、家庭赡养与扶养、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社会优待、宜居环境、参与社会发展、法律责任、附则共九章八十五条。
老年节是哪一天?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老年人的界定标准为多少岁?
《权益保障法》规定,老年人是指六十周岁以上的公民。
哪些人属于赡养人和扶养人?
赡养人: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
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受继父母抚养教育的继子女
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包括孙子女、外孙子女一般是在特定情况下负有赡养老年人的义务。这里所说的特定条件是指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其父母已经死亡或其父母无力赡养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有赡养的义务。
扶养人:1、老年人的配偶和由兄、姐扶养的成年后有负担能力的弟、妹。
2、与老年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或者其他扶助协议的集体经济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养老机构等组织或者个人。
赡养人有哪些义务?
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经济上供养不仅应当确保老年人维持基本生存,而且应当使老年人提升生活质量。
生活上照料不仅包括日常生活照料,还应包括患病及失能老年人医疗护理、康复等方面的特殊照料。
精神上慰藉指的是满足老年人精神、情感、心理方面的需求,它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渗透于经济供养和生活照料中。
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受保护
财产权益受保护:老年人对个人的财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不得以窃取、骗取、强行索取等方式侵犯老年人的财产权益。
居住权益受保护:赡养人应当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强迫老年人居住或者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老年人自有的或者承租的住房,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侵占,不得擅自改变产权关系或者租赁关系。老年人自有的住房,赡养人有维修的义务。
婚姻自由受保护: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及婚后的生活。赡养人的赡养义务不因老年人的婚姻关系变化而消除。
人格权、人身权受保护:禁止歧视、侮辱、虐待或者遗弃老年人。禁止对老年人实施家庭暴力。
如何确定老年人的监护人?
协商确定: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老年人,可以在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自己关系密切、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个人、组织中协商确定自己的监护人。
协议监护: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可协商确定监护人,需尊重被监护人意愿。
指定监护:若对监护人确定有争议,由居委会、村委会或民政部门指定。当事人不服可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机关监护:
无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时,由民政部门或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村委会担任监护人。
监护人一般按照法定顺位确定;可以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
当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法律规定主要有哪些救济途径?
老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代理人、监护人有权要求有关部门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