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榆树市人民法院速裁中心调解室内,一场因网络直播虚拟人设引发的离婚纠纷得以化解。
据悉,郭某为补贴家用投身网络直播行业。初期,他仅分享生活日常,直播间流量平淡。为吸引更多粉丝、提升收入,郭某决定隐瞒已婚事实,对外塑造“阳光单身主播”的人设。
此后,为攒人气、赚流量,郭某频繁与其他女主播连麦互动,镜头前言语暧昧,并在线下添加粉丝联系方式发送关心信息,还为热门女主播刷礼物以换取“回流”。
随着直播间人气攀升、收入增加,郭某对家庭的关注却日渐减少,每天下播时间多在凌晨一两点,回家后倒头就睡,与妻子张某的交流寥寥无几。
张某曾发现郭某为女主播刷价值两千元的礼物,当她提出质疑时,反而被郭某指责“不懂行、别添乱”。更让张某崩溃的是,一次追问郭某是否与女主播存在不当关系时,郭某竟直言“是!我出轨了!过不下去就散!”这句话成为压垮两人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眼见丈夫对直播间粉丝热情满满,对自己却冷漠疏离,张某心灰意冷,最终向法院提交离婚诉状。
法院速裁中心法官许永亮受理案件后,通过翻阅卷宗发现,张某虽以“性格不合”为由提出离婚,但核心矛盾在于郭某的网络不当行为与家庭责任缺失。
考虑到两人结婚多年且育有一名上小学的孩子,感情基础尚存,并非无挽回余地,法官决定组织双方面对面调解,既要化解夫妻间的“感情结”,也要明确网络行为的“规范线”。
调解过程中,法官首先安抚张某情绪,指出她真正在意的并非丈夫直播赚钱,而是其用“单身人设”欺骗他人、忽视家庭责任的行为,同时也引导张某理解郭某最初直播是为改善家庭生活,只是后续行为偏离了初衷。张某坦言,自己并非心疼丈夫辛苦,而是无法接受他对外人热情、对家人冷漠,以及隐瞒已婚身份的做法,担心丈夫心中已无家庭。
随后,法官严肃指出郭某的三重错误:一是隐瞒已婚身份打造“单身人设”,违反《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中“真实披露个人信息”的规定,属于对粉丝的欺骗;二是与其他主播保持暧昧互动,违背婚姻忠诚义务,伤害了妻子感情;三是将直播“热度”置于家庭之上,忽视家庭责任,属于逃避应尽义务。
许永亮进一步提醒郭某,若有粉丝因他的“单身人设”付出感情或金钱,他可能涉及民事欺诈,并非简单道歉就能解决问题。这番话让郭某幡然醒悟,他向张某诚恳道歉,表示将立即修改直播人设,公开已婚身份,不再与其他主播进行暧昧连麦,同时减少直播时长,多陪伴妻子和孩子,遇事与家人共同商量。
考虑到孩子的成长,法官说道,夫妻双方作为孩子的父母,应重视家庭温暖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过日子难免有摩擦,关键在于认清错误、及时改正,多些理解与沟通才能让生活重回正轨。听到关乎孩子的未来,张某情绪逐渐平复,她表示理解郭某直播的不易,只是此前心中积怨较深,只要郭某不再欺骗他人、不再忽视家庭,愿意继续共同生活。
最终,走出调解室时,郭某主动牵起张某的手,两人虽话语不多,但脚步轻快默契,因虚拟“滥情”产生的误解与疏离,在“理解”与“责任”的作用下逐步消解。
法官提醒,虚拟世界的繁华终究是镜花水月,现实中的温情才是幸福生活的根基。网络直播作为新业态,追求流量无可厚非,但绝不能超越法律底线与道德红线。《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明确要求直播行为需真实合规,不得虚构身份欺骗他人。
婚姻家庭是每个人的“现实港湾”,切勿为了虚拟世界的“人气”,丢失现实生活中的“真情”。通过欺骗手段获取流量、伤害他人感情,不仅会破坏家庭和睦,情节严重时还可能承担民事赔偿甚至行政责任,最终可能落得“流量尽失、家庭破碎”的结局,得不偿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