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吉林新闻5月22日电(谭伟旗 李博)近日,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成功完成了一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的执行退赔工作,向400余名集资参与人集中发放退赔款,以司法力量切实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为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注入了法治强音。
据悉,2015年7月至2019年9月,刘某甲、刘某乙等9名被告人在吉林省某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汽开分公司任职期间,明知公司未取得金融类投资、咨询等经营许可,仍受指使,以高额收益回报为诱饵,通过发放宣传单,进店宣讲投资项目等形式向不特定群众开展投资宣传,非法向群众募集资金,导致数百名“投资者”蒙受经济损失。
2023年8月,因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刘某甲、刘某乙等9人被法院判处刑罚,并处罚金。同时,法院判决对扣押在案的涉案款项及应继续追缴的违法所得按比例归还集资参与人。
执行案件受理后,该院执行局迅速启动涉案资产查扣变现程序,多措并举全力挽回群众损失。执行法官带领团队多次与被执行人展开沟通,情法并重阐明主动退赔法律责任和相应后果,促使部分被执行人积极履行了退赔义务。
同时,该院执行局联动公安、财政等部门,将被执行人缴纳在其他部门的钱款统一归集至法院,通过依托府院联动机制,充分运用各类执行强制措施,最终成功执行到位案款。
返款工作启动后,针对“投资人”以中老年群体为主的特点,执行团队践行“最多只跑一次”承诺,提前与每名“投资人”电话沟通,并组建了沟通群,将放款所需材料清单发至群中供大家做好提前准备。今年1月以来,执行干警开展专项答疑并在三周内完成身份核验及材料收集工作。期间,针对高龄行动不便群体,法院提供了材料复印、公证咨询等暖心服务。
执行团队耗时一个月完成了全部放款材料的系统录入与审批工作,财务人员加班加点严审账户信息,最终于近期成功完成了退赔款的全员发放工作,且未发生错误,案件圆满执结。
案件办理过程中,法院不仅严肃认真审查证明材料,还积极向集资参与人开展普法宣传工作。干警们从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入手,着重教育引导群众认真学习法律法规,遵守国家金融管理制度,共同守护“钱袋子”和“晚年幸福”。
群众们表示,特别感谢法院为挽回大家经济损失所做的努力,今后要以案为鉴主动远离非法集资。
法官提醒,广大群众要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特别要警惕“保本高息”旗号的金融陷阱。须知,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任何夸大承诺都可能是精心设计的金融骗局。司法机关将继续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金融犯罪,全力维护金融管理秩序和民生福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