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吉林新闻4月24日电 (谭伟旗 姜珊)为进一步深化《民法典》适用研究,助力提升家事审判专业化水平,近日,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举办“和·正”解纷论坛第五期专题培训会。本次论坛以“《民法典》遗嘱继承法律问题理解与适用”为主题,由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沈楠主讲,全体员额法官、法官助理参加交流研讨。

聚焦痛点:以案为引厘清裁判思路
主讲人以三个案例为切入点,立足《民法典》继承编及司法解释,围绕遗嘱继承案件中的疑难问题展开系统讲解。结合审判实践,重点剖析了遗嘱继承权的实务难点,并通过典型案例对比,详细解读了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等不同形式遗嘱的合法性审查标准。主讲人强调,遗嘱继承案件涉及家庭伦理与法律规范的平衡,审判人员需在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同时,严格审查遗嘱的真实性、合法性,确保裁判结果既符合法律规定,又兼顾公序良俗。
案例研讨:多维视角破解审判难题
在交流环节,参会干警结合近期审理的遗嘱继承纠纷案件展开深入探讨。审管办主任周柳分享了一起典型案例:“在一起打印遗嘱纠纷中,因当事人提出见证人未全程参与遗嘱制作过程,导致遗嘱效力存疑。我们通过调取医院监护记录、询问相关证人,最终认定遗嘱无效。”这提示我们,必须严格遵循《民法典》对遗嘱形式的刚性要求。
法官助理宋玥臻表示:“培训让我深刻意识到遗嘱形式要件的重要性。今后在辅助案件审理时,我会更加注重对各类遗嘱形式要件的审查,确保程序和实体认定合法合规。”
学用结合:以专业审判守护家庭和谐
主讲人在总结中强调,遗嘱继承案件关乎家庭财产分配与亲情维系,审判人员应秉持“情理法融合”的司法理念。一是强化释法明理,引导当事人理性看待裁判结果;二是注重调解优先,通过多元解纷机制化解家庭矛盾;三是加强普法宣传,通过普法“七走进”活动普及遗嘱法律知识,从源头减少纠纷发生。
下一步,该院将继续深入贯彻全市法院“1237”总体工作思路,通过持续强化家事审判调查研究,不断创新多元解纷工作举措,着力以更精准的法律适用、更温情的司法服务,努力为守护家庭和谐、维护社会稳定注入更多司法动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