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榆树市人民法院审理一案件,让一场让人心寒的亲情纠纷迎来了温暖的结局。
据悉,八旬老太王某育有一子苑某,因年事已高无法继续耕种自己名下的亩土地。2005年,王某与苑某达成口头协议:由苑某耕种土地,苑某承担赡养母亲的责任。然而,苑某仅在最初两年支付了土地承包费用,之后便停止支付,并且拒绝履行赡养义务。
承办法官张笑梅见王某三人争论不休,立即采用"背对背"方式进行调解。从王某口中得知,苑某与现在的妻子是二婚,婚后与儿媳一直关系不融洽。在一起的两年间,苑某虽然声称给付了“赡养费”,但实际上是用“土地承包费”的方式抵消了。王某的孙女不忍奶奶在家“受气”,便把王某接到自己身边。
经过法官调解后,最终,王某三人向承办法官道谢后,一起走出了法庭。至此,一场亲情与法律碰撞的案件,在承办法官细心耐心的调解下,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法官提醒,随着农村老龄化加剧,类似纠纷可能会越来越多。但赡养父母是责任,尊重父母的财产权是义务。亲情是世间最珍贵的情感,法律是守护这份情感的坚实后盾。(谭伟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