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吉林新闻7月29日电 题:黑土地崛起“数字新边贸”:透视吉林新电商五年跃迁
作者 李钊
在珲春东北亚跨境电商产业园的国际商品城里,游客们挑选着俄罗斯大列巴、韩国棒棒糖等进口商品。此时,40公里外的圈河口岸,一辆辆满载商品的货车快速通关后,将商品发往俄罗斯。

这种便捷的边境贸易,在珲春已实现常态化运营。自2021年首届中国新电商大会落户吉林的五年间,包括长春市、吉林市、延边州等吉林多地,电商焕发出勃勃生机。
统计显示,2024年吉林省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的进出口额达52亿元,较2020年增长5.4倍。今年上半年,这一数字更是达到35.6亿元,同比增长68.3%。
数字跃迁的背后,是吉林电商在基础设施、政策协同、品牌塑造及人才支撑等方面的崛起。
政策协同:为“新边贸”铺路
2021年,是中国新电商大会元年。这一年,吉林省出台了《吉林省“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新电商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意见》。
也是从这一年起,中国新电商大会正式落户吉林。次年,为贯彻落实“六新”产业发展和“四新”设施建设总体部署,印发了《吉林省新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据记者观察,政策协同是吉林新电商快速发展的关键一步,密集出台的扶持电商的相关政策,为吉林各地电商发展提供了成长的沃土。
随着政策的纵深推进,具有先天优势的跨境电商综试区陆续建成运营,在长春、吉林市、珲春、延吉四大跨境电商综试区,企业可根据业务类型选择最优通关路径,小批量订单走“9610”通道,实现“单票核放”;大宗商品采用“1210”保税模式,享受“一次查验、全区通行”。飞虎物流入驻吉林综试区后,依托保税仓备货,将俄罗斯消费者的收货时效大幅压缩。

在中俄朝三国交界的边境小城珲春,大量货物包裹每日从这里出发。它们以珲春为轴心,绘制了一张立体的跨境贸易网络。
在珲春综合保税区的跨境电商监管仓里,各家电商企业正忙着分拣货品,它们经过申报、查验等简易手续后就被装车发往俄罗斯,最快5天就能到达消费者的手中。凭借如此高效的通关流程,随着货物品类的愈加丰富,珲春对外贸易持续向好,当地进出口额由2018年4300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66.5亿元,增长超150倍,彰显了珲春跨境电商的蓬勃活力。
受惠于政策铺路,吉林好产品得以“走出去”,外国货得以“请进来”,为吉林“新边贸”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品牌与渠道:让“吉品”走得更远
作为大会连续五年的承办地,吉林借力这一国家级平台加速渠道重构。2021年首届中国新电商大会后,吉林联合淘宝、京东等平台开设原产地官方旗舰店,推动“长白山人参”“吉林大米”等多品类特产入驻。
有了品牌的积累,同年吉林省正式推出“吉致吉品”区域品牌认证工作,首批25家企业入选。
随着市场的不断拓展,吉林各地也加快品牌化布局。吉林公主岭市打造了玉米食品、玉米淀粉、玉米油等几十种深加工产品线,每年4亿多穗鲜食玉米远销全国以及22个国家和地区。在玉米全产业链发展带动下,公主岭近几年实现年均GDP增速接近8%。
中国新电商大会的举办,让“吉林出品”愈加响亮,电商渠道升级也同步推进。根据计划,辽源市西安区与京东集团共建的农产品冷链及现代智慧物流枢纽将于年底建成投产。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吉品”通过这座现代化的智慧物流系统,将新鲜的果蔬、农产品以最快速度输送至全国各地。

渠道的拓展,也带动电商直播的品牌化创新。在延边州和龙市光东村,传统的农产品也以新形式搭上新电商快车。采访中记者发现,直播带货已经成为当地的一道风景,光东村村史馆中就常设一处直播间,定期邀请名主播为鲜食玉米、大米等特色农产品做代言。
2021年至2025年,珲春市防川村、图们市马牌村等27个边境村建成17个专业化直播间,全州累计创建各类电商示范项目39个,培育5.8万网商。延边州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长率保持10%以上,2024年全年达188.46亿元,较2020年增长132.4%。
这五年,正是中国新电商大会从小到大,助力吉林电商蓬勃发展的五年。
人才基石:从课堂到产业链
中国新电商大会在吉林走过的五年,也是吉林新电商蜕变的五年,其成果不止于数字的跃升。五年来,吉林新电商发展的路径逐渐清晰,以通关便利化降低贸易门槛,以冷链物流破解农产品上行瓶颈,以实战培训弥合人才缺口。
人才,是新电商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吉林电商人才的培育,正经历从实训场到产业带的动能转化。在通化师范学院的直播间里,200多名学子化身“新主播”投身实践,运营团队实时分析流量转化率、用户停留时长等指标;吉林财经大学开设跨境电商专业,培养实用型跨境电商人才。
这些场景背后,是吉林省“全省一盘棋”的电商人才战略。省委网信办联合各地各部门启动“先生向北青春聚吉”2025年吉林省高校毕业生“学电商促就业”专题培训,覆盖42所高校、1.6万人次;吉林青年创业园净月园区和北湖园区,示范带动全省37家青年创业园,孵化电商企业达240家,为毕业生提供“实训-孵化-就业”全链条服务。

这种将课堂搬进产业链、用实战反哺教学的创新模式,使人才培育从单向输血转向价值共生。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吉林将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建立实训基地、组织竞赛活动、提供就业创业服务、落实政策扶持等方式,培养一批 “新农人”“新主播”,打造典型案例与示范项目,优化新电商产业链。
中国新电商大会在吉林的五年深耕,织就了一张覆盖全球的数字化流通网络,让吉林大米等优质“吉品”,以最快速度直通世界各地,锻造出一组高辨识度的地域品牌符号。
当长白山脚下的冷链物流车迎着晨雾驶向远方,这些发生在白山松水间的商业图景,正在重构世界对这片黑土地的认知。那些曾经养在深闺的“吉品”,正沿着新电商铺就的通道,走向更辽阔的天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