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春新区人民法院/供图
为依法及时化解各类涉网纠纷,服务保障数字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助力长春智慧法务区建设,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在长春新区人民法院设立长春互联网法庭。今年6月1日,长春互联网法庭正式受理案件。
突破时空界限 司法服务“上云端”
长春互联网法庭坚持“网上纠纷网上解,网上纠纷不下线”的工作思路,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形成互联网和新时代司法工作相互促进、相映成辉的生动局面。
长春互联网法庭配备互联网审判庭7个(包含2个融合法庭)、诉讼服务窗口5个,设有智能诉状自助终端机、一体化智能导诉台等信息化设备。借助智能AI助理、云直播、云调解、云庭审和智慧法院审判管理系统等技术辅助手段,打造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审判创新机制。
截至12月中旬,长春互联网法庭共受理网上申请2671件,其他法院移送43件,已立案1100件,审结836件。其中,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占比58%,信息网络买卖合同纠纷占比12%。
适应时代趋势 法庭建设“有亮点”
长春互联网法庭是吉林法院主动适应互联网发展趋势的重要创新。案件材料线上流转,使得诉讼更加便民。诉讼参与人通过吉林电子法院、移动微法院小程序,即可网上立案。
长春互联网法庭着重拓展电子卷宗应用场景,完善网上审判流程,让司法更便利。庭审过程中,各方均可查看电子卷宗,也可以利用电子卷宗进行证据交换。
同时,长春互联网法庭还借助网上随机分案、流程信息公开等方式,确保当事人实时关注案件进展。线上诉讼的方式打破了时空限制,既节约了诉讼成本,又保障了诉讼活动有序开展。
今年10月,长春互联网法庭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微博等多个平台同步直播,全网观看量994万。直播全面展示了长春互联网法庭积极推进互联网与司法服务的深度融合,体现了吉林法院大力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有力探索。
强化便民惠民 线上审判“少跑腿”
长春互联网法庭注重提升法律服务专业化水平,配置专门审判人才,以现代化科技为依托,充分发挥审判集约化优势,实现案件立案、缴费、送达、调解、证据交换、庭审、宣判等诉讼环节全部在线上完成,让人民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方便快捷司法服务。
在一起信息网络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原告在某网络购物平台下单购买某品牌桂花茶,收货后发现,实际商品与宣传有诸多不符之处。最终,经法官线上调解,被告赔偿原告部分经济损失,原告撤诉。
该案中,办案法官仅用时30分钟,就利用语音识别系统,独立完成了整个开庭工作,极大降低了诉讼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
作为东北地区互联网审判的前沿阵地,长春互联网法庭将坚持以网络空间治理的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互联网司法的能力和水平,在诉源治理、技术挖潜、队伍建设等方面努力实现新突破。积极创新探索,为服务保障吉林数字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作出更大贡献。(金乔)
(来源:中新网吉林)
(编辑:王思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