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吉林新闻8月8日电 (石洪宇 曹丹)近年来,吉林省蛟河市将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作为全市攻坚战强力推进,聚焦“三年行动方案”总体目标,持续推进各项利企便民政策举措落地见效,实现了营商环境大跃升的完美变革。
利企惠民的市场环境已经形成。全市企业开办实现0成本,1环节、1材料、1小时;推行税务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实现多税种“四个一”,即:一张报表、一次申报、一次缴款、一张凭证,纳税次数压缩为4次,纳税时间90小时以内;社会投资一般工业类项目审批时限,压减到29个工作日办结,对符合相关要求的一般社会投资新建工业类项目实行“拿地即开工”审批,实现企业摘牌后2个工作日取得施工许可;不动产登记办理环节压缩至1个工作日办结,涉企登记做到即时办结;在全市范围内对160千瓦及以下小微企业全面实行“三零”服务,燃气报装、用水报装分别压缩至3个、2个工作日。
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已经实现。全面完成市级1586项政务服务事项颗粒化梳理,将社保全部、公安部分事项纳入政务服务中心办理,政务服务事项入住率达到94%以上。新近增加便民服务,为办理需要照片的事项的群众提供免费照相并提供证照等办件结果免费邮寄服务。推进新版全流程审批系统向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延伸应用,2022年底前,全市17个乡镇街道可实现全覆盖,至此市乡两级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就近可办”。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受理企业、群众在办事过程中遇到的办事难、来回跑、体验差、无人受理等问题,给办不成事的群众多一个释疑解惑、解决问题的通道,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已经完善。全市21个部门调整完善了“一单、两库”,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市共制定年度抽查计划94个,部门联合抽查计划37个,部门联合抽查计划占比30%以上。依托“互联网+监管”认领监管事项449项,实施清单486项,监管事项覆盖率4.9%,监管执法公开率100%。全市22个部门483名执法人员、428行政检查事项录入行政检查执法备案智能管理系统,实现了从源头治理行政检查“四乱”和微腐败问题。开展违规评估问题专项整治,梳理蛟河市现有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59项,并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进行动态监管监管,全面实现清单之外无收费。自2021年5月至今,全市未接到营商环境平台投诉举报,投诉率直线下降。(完)
(来源:中新网吉林)
(编辑:王思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