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吉林新闻10月28日电(薛栋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第二十四届汽车安全技术国际学术会议在吉林长春举行,汽车安全技术领域知名学者、专家、企业人士齐聚现场,研讨汽车安全技术研究及应用的最新进展。
本次会议以安全、低碳、智能、融合为主题,包括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技术、汽车碰撞安全性及轻量化、主被动一体化安全技术、智能安全技术等7个主要议题,以开展主题报告宣讲和举办专题技术论坛的形式进行研讨与交流。
汽车安全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大类,随着汽车产业“新四化”(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发展,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都面临挑战。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教授高镇海表示,人工智能引发汽车安全设计的新技术变革,带来主动安全新挑战,如智能驾驶对汽车安全性提出适应无限场景的研发需求、智能驾驶引发预期功能安全成为研究热点、智能驾驶中信息共享与应用引发的数据安全问题。
在被动安全方面,汽车轻量化成为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话题。据了解,本次会议专设了两个分会场,分别从被动安全与乘员保护、结构抗撞性及轻量化的角度进行主题报告和论文宣讲。
中国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王登峰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全新架构电动车乘员舱多尺度参数化与抗撞性优化设计》。他表示,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安全由乘员约束系统、结构抗撞性、行人保护等被动保护逐渐发展到主被动安全一体化。
谈及汽车安全的发展方向,王登峰表示,实现车高度自动化后,还需依靠路端的信息以及云端的大数据来保障智能车的安全。高镇海也表示,探索智慧道路智慧城市人车、车车、车路乃至人车路云协调控制下实现零伤亡。(完)
(来源:中新网吉林)
(编辑:王思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