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春新区人民法院 供图
长春互联网法庭已经正式运行一周,这期间发生了什么改变?近日,长春新区人民法院官方公众号发布信息介绍情况。
该院公众号介绍,6月1日至6月7日,该院收到当事人提交的立案申请共计71件,通过线上审核,其中有24件因缺少相关材料退回补正。近年来,互联网相关案件日趋增多,互联网法庭的成立实现了对此类案件的集中管理,解决了当事人的痛点难点,随着互联网法庭工作的推进势必还有大量案件涌入。
该公众号介绍,受理审核后,有40件转入了诉前调解阶段,该院设立了诉前调解员,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联系双方当事人,了解当事人的诉求,寻找调解的突破口,根据当事人的意见,系统可以实现法官与当事人云端对话,也可以让双方当事人在云端开展线上对话。
该院公众号介绍,有一些案件就是因为当事人距离遥远无法及时沟通造成矛盾,通过云端系统,一些当事人有了在线上“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从而达成了和解意向。
该公众号介绍,该院通过数字法院业务应用系统向当事人推送缴费通知书,当事人手机会收到文书的链接,通过扫描附带的二维码直接缴纳诉讼费,更加简便快捷。一周内互联网法庭已经立案6件。
该院公众号介绍,通过“智能送达管家”,实现一键送达,当事人通过数据互通直接在云端收到我们的法律文书,足不出户打官司。电子送达的实现,为当事人节约了诉讼成本,更重要的节约了司法资源,提高了案件的审判质效,真正实现了让信息科技助力司法发展。
目前,该院有8件案件正在审理中,在线上,主审法官与当事人进行庭前的“云沟通”,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
该公众号介绍,自从公告发布后,互联网法庭的两位法官就开启了“热线”模式,平均每人每天都能接到15个以上的咨询电话,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大忙人”。法官们表示,互联网法庭的设立的确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当事人有时会因路途遥远,或者其他原因无法前往法院立案、提交相关材料,互联网法庭真正实现了线上“一站式”诉讼,生动展现了司法的智慧与担当。(金乔)
(来源:中新网吉林)
(编辑:王思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