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烧肉烧土豆干、牛肉丸炖萝卜、鲜蘑炒肉、鸡蛋羹……8月30日中午,位于长春市南关区幸福乡惠民嘉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长者餐厅”里飘来阵阵菜香。餐厅内,种类丰富、荤素搭配、营养全面的各色菜品整齐摆放,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就餐选择。
“这里环境好又卫生,菜品种类多、口味清淡、自助选择,特别适合老年人。”当天中午,89岁老人栾春和老伴儿的午餐就在“长者餐厅”解决。老两口选了酸菜炖五花肉、锅包肉和炖豆角,外加两份鸡蛋羹和两碗米饭。老两口一边吃,一边称赞菜品“味儿不错”!
最近一段时间,栾春因病搬到女儿家住,白天女儿上班,她和老伴儿在家最愁的就是吃饭问题。“我们就在惠民嘉苑小区住,出了门走一会儿就到餐厅,很方便。”栾春坦言,老两口都是年纪大,女儿常为他们做饭时用电和燃气安全而担心。“现在多好,家门口就有服务老年人的便民餐厅,省去了做饭的麻烦,小碗菜够吃还不浪费,女儿放心,我们吃得也开心。”老伴儿笑着说。
“一个人的饭很难做,做得多就要吃剩菜,不利于健康;做得少不够吃,营养又跟不上。”旁桌的袁淑珍老人告诉记者,老年人的饭量不多,“长者餐厅”里的菜品按份售卖,一两份菜再加主食,正好够一个老年人吃,8~10元钱就能解决一顿饭的问题。
“长者餐厅”是幸福乡惠民嘉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服务项目之一。在这里,83岁的独居老人袁淑珍经常能碰见熟悉的邻居,邻里间相互聊天畅谈,也让她的晚年生活变得有滋有味。
“自从开办了‘长者餐厅’,真正解决了我和老伴儿的吃饭难题。”与袁淑珍同桌用餐的76岁老人赵志杰也有同样的感触。赵志杰说,她正处于腿部血栓康复期,日常饮食需要加强营养,而老伴儿患有糖尿病,饮食方面以粗粮为主,两人总因为吃饭问题难以达成共识。对此,餐厅针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老年人,通过改变烹饪方式和食物营养搭配,让老年人吃得好,吃得健康。
“餐厅每天的凉菜、热菜、鱼类、肉类加在一起有20多种,还有汤、粥、各种粗粮面食。我们聘请专业营养师进行配餐,每周更换一次菜谱,烹饪方式也经常变化,都挺受老年人欢迎。”第三方机构负责人说,餐厅提供的菜品可以满足老年人口味和营养的双重需求,他们的初衷就是,希望老年人花最少的钱,吃到最健康的食材。
“辖区内很多老年人喜欢一日两餐,在10点半和15点会迎来一波老年人集中用餐。”第三方机构负责人表示,目前,餐厅面积约140平方米,可容纳36人堂食就餐,餐厅结合老年人就餐时间规律开餐。现阶段餐厅供应午餐和晚餐,价位为1元、3元、5元、6元、7元、9元。餐厅开放期间,有专职工作人员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特别是对老年人而言,每一餐不仅要吃好,更要吃出营养,吃出健康。今年以来,南关区幸福乡结合辖区老年人实际情况,以社区为单位,积极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生态圈,将大面积用房打造嵌入式养老模式,小面积用房按需规划建设社区食堂等项目,积极寻找有实力的第三方机构进行运营。在居民家门口建起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并配有“长者餐厅”,满足辖区老年人的用餐需求。
目前,惠民嘉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由长春市鑫夕阳养老公司运营承办。中心配备“长者餐厅”以“小碗菜”模式,遵循“按需取餐”原则,以质优价低的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就餐新选择。
随着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功能不断升级完善,“长者餐厅”服务范围也逐渐扩大。餐厅服务范围拓展至社区内残疾人、老年人、低保户、特困供养人群,消费满15元,除了主食免费赠送以外,还将低于市场价8折收取就餐费。2022年,幸福乡预计建成养老服务中心5个,到2025年实现全域“15分钟养老服务圈”,切实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来源:长春日报)
(编辑:王思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