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在长春市南关区富裕街道中海南溪社区的中海国际社区碧林园区,一支由54名下沉干部和8名志愿者组成的队伍,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在网格长王黎明的带领下,全程、全心、全力参与园区疫情防控,使小区成功实现从封控区到管控区、再到防范区的转变。
党员带头为民服务,党群联动克难奋战。居民的安康是全体下沉干部和志愿者们坚守的底线,45名党员带头将鲜红的“党员先锋”标识贴在胸前,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时刻践行“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是党员请找我”,他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哪里有需要,有什么任务,交给我们吧!”下沉干部把使命担当展现在抗疫一线,为保证全民核酸检测“不漏一户、不差一人”,刘金和、刘亮、薛慧等人主动请缨,积极开展“敲门行动”“扫地行动”,挨家挨户排查,确保核酸检测全覆盖。“请提前打开吉祥码,把手机调到最亮,保持2米安全距离!”这名话对于长春市南关区委编办胡笛来说,每次核酸检测都要喊百遍以上。
今年即将退休的吉林省体育学院王健老师,干劲不输年轻人,发放抗原自测试剂盒时总是徙步走下24层,日均服务近百户约两百位居民。园区最早发生疫情的楼栋,有3户居民先后确诊,整楼封控管理,危险系数极高,崔双赫、王洪轩、黄琦等志愿者甘冒风险,在做好个人防护和消杀的前提下,上门送保供蔬菜及生活物资、发抗原自测试剂盒及中药饮,尽最大努力满足居民的需求,为平稳解封打下坚实基础。从3月8日开始,志愿者陆岩岩每天不间断进行志愿服务,最早报到的是她,最晚离开的也是她,最艰巨的任务主动包揽,最辛苦的工作从不推辞。志愿服务不仅集中开展,更做在平时,封控期间水果购困难,一位癌症晚期老人想吃水果,家人焦急地在群里求助,省委党校朱虹怡主动联系并亲手送去家里仅存的6个苹果,老人万分感动。
恪尽职守彰显担当,无私奉献争做先锋。志愿服务队伍分成核酸检测、物资保供、网格信息统计、后勤保障、机动人员等各工作组,并建立志愿服务流程和工作机制。志愿服务要精准,需要准确的数据为支撑,下沉干部和志愿者们开展线上服务,由秦燕、赵洋、师晓辉、崔健、李红、董思麟、岳景嵩、胡文媛、贾红、沙静等18人组成的网格信息统计组,逐户逐人统计建档立册,以“五化”工作法推进疫情防控,形成信息表、分布图,累计完成居民信息排查12项,并根据数据精准筛查结果,4月19日为辖区70岁以上108位老人免费入户赠送酱油调料包,让居民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南关区长通街道苏冠铭“严管又有真爱”,作为后勤保障组的组长,他主动承担进入园区物资把关任务,不放一份不明来源的外来物资进小区,为疫情防控把好入门关,还总是自掏腰包为有老人孩子的家庭送去鸡蛋、蔬菜和肉,解决居民的燃眉之急。辖区内3户外国藉居民语言不通,采买物资成了大难题,省广电董思麟主动对接,定期协助采买生活必需品以保障正常生活。省烟草局王鑫作为队伍的“专职司机”,在疫情防控及保供工作同时,还主动担负起驾驶物资运输车辆、领取防疫物资、清运医疗垃圾、消杀楼栋电梯间及楼梯等后勤保障任务。省文联李向鹏以笔代戈、以艺抗“疫”,让碧林志愿者们的生动形像刊登在多个媒体,激发抗“疫”斗志,坚定抗“疫”信心。

身兼数职勇挑重担,不畏风险冲锋在前。在这支志愿服务队伍中,有“姐妺花”和“夫妻档”,更有“娘子军”和“鲁班团”,他们闻令而动,并肩携手,逆行出征,冲在前线,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用行动诠释着“舍小家、顾大家”。金子烨和王磊作为姐妺志愿者,各自承担核酸检测组及物资保供组任务同时,积极配合网格长对行动不便老人、癌症晚期患者等特殊人员,寻医问药,联系多家医院、超市保障特殊群众生活和就医需求。胡笛和姜楠、李红和宋践为、朱虹怡和于洋、王丽新和王连兴、王露瑶和岳景篙、房立国和宋岩……作为“夫妻档”,他们在风大天寒的初春,不畏冰天雪地,割舍下独自在家线上考试的孩子,忘却了冻红的双手和冻透的双腿,白天上门发放抗原自测试剂盒后,又迅速组织开展全民核酸检测;黑夜里装卸配送政府保供蔬菜包,无论多晚都要第一时间送到居民手中,让群众居家隔离得安心。巾帼不让须眉,省公积金中心王露瑶带领张琳、马玉涛、陆岩岩这支“娘子军”,兼职“临时楼长”配合网格长工作,每天全程在线发布各类政策通知、组织保供品预定、解答咨询问题、安抚居民情绪。为破解核酸检测扫码难题,省军队离退休干部疗养中心马玉涛和省财政厅于洋化身“巧手鲁班”,改良自制了便携版“无接触扫码神器”,即方便居民又提升了扫码效率。(李丹)
(图片来源:长春市南关区委宣传部/供图)
(来源:中新网吉林)
(编辑:王思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