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经济形势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恢复经济社会秩序,促进“双循环”,交通运输是“先行官”,只有交通运输“大动脉”活力涌动,经济血脉才能更畅通。
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的铁路部门,应势而动,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调增铁路投资计划,实现了铁路投资的逆势增长,助推社会经济复苏驶上快车道。与此同时,为落实落细中央“六稳”“六保”部署,铁路系统在加强防疫的同时,提升运能运力,实现多拉快跑,截至6月14日,全路6月份日均完成装车16.57万车,同比增加1.32万车、增长8.6%,超月装车预期值5685车;日均完成货物发送量1003万吨,同比增加75.3万吨、增长8.1%,为经济复苏提供了有力保障。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
2020年上半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3258亿元,铁路投资建设活动本身对增加国民生产产值、拉动经济增长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不仅促进建筑、传统制造、服务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消化过剩产能,拉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加快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而且也为钢铁、水泥、机械、有色金属、电子电器等产业的发展注入新动力。在国内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社会经济逐步复苏之时,铁路通过调增铁路投资计划,加大在建工程组织实施力度,加快推进在建铁路项目和项目前期工作等一系列举措,提振了国民士气,坚定了发展信心,体现了国家经济复苏势头之强劲、向好态势之明显,为加速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注入了“强心剂”。面对如此艰难的疫情,我们依然熬过来了,并且开始继续走上经济快速发展之路。“要想富,先修路”,铁路更是当代交通运输中的重要枢纽,是全国经济发展的大动脉。
今年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实现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年。虽然疫情给我们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我们的目标没有推迟和改变。铁路的投资带来的是发展的惊喜,将力助经济在逆势中崛起,彰显中国铁路之“大家”风范。长长的列车带来的不仅是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更是人们期待百废俱兴的盛世繁荣。(葛文卉)
(来源:中新网吉林)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