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如晦,风雨同舟。新冠肺炎肆虐全球,抗疫如同救火,面对传统海运、空运国际贸易通道持续收窄的不利局面,近日,经过18天日夜兼程的75041次中欧班列,满载3500立方米、294.42吨国际合作防疫物资抵达塞尔维亚新贝尔格莱德火车站。“塞尔维亚医疗物资短缺,这批远道而来的防疫用品很珍贵,感谢中欧班列万里驰援!”塞尔维亚火车站工作人员激动地表示。
疫情之下,中欧班列逆行而上,首当其冲地成为疫情防控期间连接中国、欧洲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要运输枢纽,成为特殊时期稳定国家供应链的重要支撑。今年5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033列,同比增长43%,首次突破1000列,发送货物9.3万标箱,同比增长48%,单月开行列数和发送量均创历史新高。
这一趟趟驰骋向前的中欧班列,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情谊,传递着共同抗疫的信心,奏响了“一带一路”各方团结互助的新乐章。
疫情之下,全球经济普遍“疲软”,“一带一路”合作却依然活跃。今年一季度,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了3.2%,中欧班列同比增长15%。中欧班列稳定运行的背后,是中国政府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精准施策,从顶层设计层面为“一带一路”保驾护航;是铁路行业深化沿线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配套服务能力,积极回应企业需求,确保了中欧班列的开行品质;是中国企业迅速转变思路,积极复工复产,以“一带一路”跨境电商的新模式,转危机为生机。
这一列列不惧风险挑战的“钢铁驼队”,承载着古老丝路的新希望,传递着提振世界经济的中国力量,奏响了“一带一路”互利共赢的新乐章。
开放带来进步。中欧班列的轮声笛鸣,替代了古丝绸之路上的声声驼铃,向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愿与世界人民和衷共济、和合共生,这是“一带一路”最真的心,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最大的义。
中国与各国携手推进“一带一路”的信心不减,决心未变,我们将继续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将“一带一路”打造成一条发展之路、合作之路、健康之路。我们有理由相信,“一带一路”就是“一带共富”,正在加速奔跑的中欧班列,也在用自身的努力向全世界证明:疫情无惧,未来可期!(刘乐乐)
(来源:中新网吉林)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