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高铁用实际行动为“流动中国”务工人员送上了春天的厚礼,在春运的特殊时期,可以说是开在百姓的心坎上,让他们深切感受到铁路精准扶贫之路上的阵阵温情。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时代赋予铁路的重要使命。当前,中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12.7万公里、高铁总里程达到2.5万公里、全球最大的“四横四纵”高铁网络横贯东西,许多的新技术、新成果开创世界先河,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在中国铁路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铁路作为一个交通运输服务行业,在扶贫路上,立足行业特点,并且通过派驻工作人员、提供物资支助等办法,参与到精准扶贫行列。
铁路精准扶贫让贫困地区搭上又快又好的致富列车。我国铁路发展快速,成就突出,在脱贫攻坚战中可以因地制宜深挖铁路的潜能,拓宽铁路运输功能,稳步、快速、精准地推进脱贫工作。像“公益小慢车”、“南水北调扶贫专列”“新疆采棉专列”、“百色芒果冷藏专列”等这些根据贫困地区特点量身打造的专列,不仅方便了当地民众的出行,更重要的是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情况,体现了“精准”,因而在激发铁路潜能的同时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推动了物流运输业发展、促进了特色农产品的开发等,有利于深度开发当地优势产业,让更多人搭上又好又快的致富列车。
高铁时代“慢火车”,是铁路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承诺,以及守护“脱贫致富奔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的责任和义务。是的,全国铁路线上还有81对站站停“慢火车”,穿梭于崇山峻岭,纵横运行于偏远地区,看起来与新时代快节奏有些不合拍,但“慢火车”开行对于“老少边穷”地区来说意义很大,几十年不变的火车票价,一些地区定制式车厢,方便铁路沿线人民群众出行,低票价、站站停、公益性是它们的主要特点。这一列列常年穿梭于崇山峻岭的慢火车,其实并不“慢”,它承载着当地群众进城、就学、求医、赶集、回家的使命,流动中加速了偏远地区与外界的联系,获取了更多的致富渠道和资源,让沿线百姓实现梦想的道路更加通畅。
人民铁路为人民,是全方位的服务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铁路人正在展示“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新风采,谱写精准扶贫的新篇章!(张宏达)
(来源:中新网吉林)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