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中央财经委员会做出要“调整运输结构,减少公路运输量,增加铁路运输量”的重要指示后,“公转铁”成为运输市场的新热潮。随着铁路部门政策持续推进,大宗商品公路运输逐步转为铁路运输,多重压力之下,新一轮铁路货改势在必行。
大国前行,从来不易,“蓝天保卫战”是一场持久战,需要社会各部门齐心协力。据统计,铁路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是飞机的六分之一、汽车的三分之一至二十分之一,货运汽车有害气体的排放量是内燃牵引铁路的50倍,电气化列车运行几乎没有污染。铁路作为世界公认的低成本、低能耗、效率高、资源占用少、环境污染小的绿色交通工具,响应党中央建设“绿色”中国的号召,深挖运输潜能,是落实好国家提出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任务。
“成本降下来,质量提上去”,是货主选择运输渠道的首要条件。为此,沈铁实行货运“一口价”政策,以公路运价为基本参考,对金属矿石、钢铁、集装箱等大宗品类,灵活确定运价浮动额度。同时,对战略合作企业客户,实行量价捆绑、阶梯运价,客户完成基础运量后,根据运量增长情况适当增加运价下浮幅度,享受阶梯运价优惠。此外,减免部分货运服务收费项目,继续执行今年以来宣布取消的翻卸车作业服务费、货车篷布使用费等6项货运杂费的举措令人称赞,这种以实际行动减轻企业负担,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措施,让货主看到了铁路货改的红利。
“握紧服务的手,摊开全程服务的牌”,一直以来,铁路因规模效益、运输时效、节能低耗等绝对压倒性优势优于路、海运输,尤其是近年来,货运服务也逐渐提升。此次沈铁大力推进物流总包业务可谓此次货改的亮点,实施“一企一策”“一港一策”,为企业量身定制铁路运输方案,延伸拓展“物流总包”业务,全力支持企业进行运输结构调整;同时,全面推出分拨配送业务,根据客户需求直接把货物送到家门口,由原来的“站到站”优化升级为“门到门”服务,更是让过去只有到货场才能取货将彻底成为历史。这种让货主“少操心”,不仅切实感到真诚,更是一种贴近民生“接地气”之举。
知之非艰,行之亦不艰。着眼货改这盘棋,铁路部门展现了落实工作的执行力与惠及民生的家国情怀,我们期待,越来越多的物流以更快、更稳、更实的步伐,搭上铁路“货物专列”,分享货运改革红利。打赢蓝天保卫战,这一步,信心更足、韧性更强。(刘铭)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