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岩峰和他的百鼠图(部分)剪纸


在长春,有一位叫李岩峰的90后小伙儿, 他的世界一片寂静,但是在无声的岁月里,他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了很多的美好, 绘画、工艺品、剪纸……为了迎接2020年,他花费半年的时间剪了两幅各18米长的《百鼠图》,每幅都有100个形态各异、憨态可掬的小老鼠。 这位90后小伙, 就像是一位“宝藏男孩”。 1月8日,新文化报·ZAKER吉林记者走进他的世界,带大家看看他的多彩人生……
2分钟剪出一只老鼠
1月8日上午,在长春市南关区鸿城街道达兴社区的李岩峰工作室,李岩峰正聚精会神地编制工艺品。这个小小的工作室里,进门右手边有一个架子,上面展示着李岩峰的部分荣誉证书,旁边是一墙的彩色铁丝工艺品:自行车、孔雀、君子兰、长龙……每一件都让人爱不释手。墙上贴的水墨画、屋内悬挂的红灯笼,还有桌子上放的剪纸,都出自李岩峰之手。除了作品,室内还有很多绿植,窗台上的多肉长势喜人,欣欣向荣。
李岩峰穿着红色的衣服,戴着助听器,听闻记者来意,他从一旁拿出了百鼠图。打开装裱好的两幅18米长卷,一只只小老鼠展现在眼前。这些老鼠栩栩如生、姿态各异。这两幅《百鼠图》,李岩峰构思图样再加上剪纸,花了整整半年的时间。李岩峰说,最难的不是剪纸,而是构思图样,“我小时候在农村曾经养过一只老鼠,我经常观察老鼠。我小时候比较喜欢看《猫和老鼠》,很多的创作灵感都来自汤姆和杰瑞。”李岩峰介绍,他构思图样时,共画了120多种老鼠,大多以杰瑞为原型,后来选出了100只好看的老鼠,进行再创作。
说话间,李岩峰拿出了图样。他拿出剪刀,仅仅用2分钟就剪出了一只老鼠。
10岁时开始剪纸 13岁学习绘画
说起如何接触剪纸,李岩峰介绍了自己的人生经历。1991年的冬天,伴随着有力的啼哭声,一个男婴降生在德惠市的一个小乡村。家人给男婴取名叫李岩峰。可是一年之后,家人发现不管外界的声音多么喧哗,对孩子都没有一点儿影响。家人突然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立即带着孩子来到医院检查。医生的诊断彻底击毁了家人的希望。孩子先天性耳聋,他的世界是无声的。医生说由于孩子太小,无法配合医生的治疗,只能等孩子长大。家人无奈带着孩子回到了德惠,抱着侥幸的心理开始给孩子吃各种中药、偏方,但直到孩子9岁依然没有任何起色。
由于听不到声音,李岩峰直到10岁才开始上小学。可普通学校里没有专业的手语老师,孩子又听不到声音,只能靠老师的口型分析讲课的内容。老师说如果不接受特殊的教育,将来孩子连字都认不全,建议家长带他到有专业手语老师的特殊教育学校学习。
因为家庭以及个人等因素,李岩峰读完小学没有继续读书,“我在10岁时开始剪纸,因为我自己在家没有什么玩具,我就剪长长的拉花,粘在一起玩。”李岩峰说,他小时候就用母亲做活的剪子剪窗花,他当时剪了一只老虎。母亲不相信他可以剪得这么好,直到他当着母亲的面又剪了一只一模一样的老虎,她才相信。
“在我13岁的时候,和父母一起来到长春上学,学习绘画。”李岩峰说,绘画仿佛打开了他世界的大门,他从小就很喜欢涂涂抹抹,学起来特别用心,进步也特别快,并且还因为绘画获得了很多奖项,“有了绘画的基础,我就会画一些简单的图样,然后再用剪刀剪出来。”
“90后艺术王子”剪《百鼠图》送新年祝福
李岩峰当着新文化报· ZAKER记者的面,几分钟就用铁丝做了一个戒指。“制作这样的小东西很简单。”李岩峰笑着说,剪纸与绘画来源于小时候的爱好,做工艺品则是来源于网络。“我2013年中专毕业后,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所以思想压力非常大。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我没有继续上学,当年三月我在网吧查资料的时候偶然看到了一辆手编自行车,心里非常喜欢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萌生了想要试试看的念头。”李岩峰说,他最初在家尝试,因为家里没有电脑,有一些复杂的工艺品他只能到网吧去查询。他先后去了网吧6次,学会了工艺品的制作,之后就开始不断摸索。
“其实我特别感谢社会,2014年9月份我在达兴社区成立了一个工作室,开始做工艺品。”李岩峰说,他做小型的挂件可能只需要2个小时,但是大型的需要一个半月,“我特别喜欢自己做的君子兰,还有人参和汽车,但是更多人喜欢钥匙链等小东西。”谈起这些,李岩峰滔滔不绝。
虽然上帝给李岩峰关上了一扇门,却给他打开了另外一扇窗。李岩峰给自己的微信起名为“90后艺术王子”,对于未来,他满怀希冀。“我生活在一个没有声音的世界,虽然我不能说出更多的话,但我始终相信,我能用自己的双手为自己、为父母撑出一片天。”李岩峰说,他在大家的鼓励帮助下生活,虽然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但同样能驾驭命运,能创造出生命的奇迹,“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我会继续努力,奋力拼搏,同时也会帮助像我这样身残志不残的朋友们学习工艺品手工编制技术。”李岩峰介绍,他剪《百鼠图》也希望给大家带来祝福,希望大家在鼠年一切顺利。
(来源:新文化网)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