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宇飞把现代科技带进环卫队伍。海涛 摄
“刘大爷,瞅着点儿车”“李婶儿,您往边上靠一些”……28日早,在长春市宽城区三辅街与长平街交会处,穿梭着一道道橙黄色的声影,他们在清扫马路上的垃圾,而25岁的张宇飞同样是橙黄色身影中的一员,她是宽城区环卫保洁管理处凯旋中队的业务队长,出现在路面上的各种与安全有关的絮叨,是她工作的一部分。
“我从23岁就当环卫工了,很多人不理解,但我从来不解释,考虑收入是一方面,更多的是我乐意干,我把同事们都当成我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我照顾他们,我很开心。”当环卫工们的身影渐然分散,张宇飞看见一个个背影,想起半年未见的姥爷,眼底有些湿润……
更多是对这份职业的热爱
当日上午,记者见到张宇飞时,她刚刚回到环卫办公室,短发上、鼻尖上,有零星的汗水。“来了,快请坐,喝水!”粗粗的嗓音,加之短短的毛寸,给人的第一感觉,这是一个“小伙子”。
如此年纪为何作了环卫工,很多人都不解,但张宇飞更从来不过多解释。张宇飞说,2011年她从大专院校毕业后,第一份从事的是饭店改刀的工作,因为在学校学习的是烹饪专业,到饭店工作理应得心应手,可是,这份工作不仅要改刀,有时候也需要颠勺,女孩子天生力气比较小,她感到很吃力,便想换一份工作。
张宇飞说:“我的表哥也是一名环卫工,他的工作每天看上去很辛苦,但从他的话里话外我能感觉到他在工作中的充实和满足。就这样,我受表哥的感染,也当起了环卫工,现在已经热爱上这份职业。”
电子相册让环卫队伍有科技感
此时,有五位环卫工聚集一起,等待着张宇飞给他们分配任务、“一会儿的工作就是清扫路面的垃圾,与之前清理范围和步骤都一样,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安全。”张宇飞开会时没有冗长的流程,但短短几句都体现着对环卫工的关心。
张宇飞所在队里五名环卫工中,岁数最大的68岁,他的环卫工龄,只剩下最后的两年,能在临近离任时看见张宇飞,老人表示没有白干七八年。“干环卫工,苦,累,谁家小孩儿愿意干啊,被人白眼不说,工资也不是特别高,大多是我们这样的老头老太太,可这丫蛋儿好,不嫌弃我们,还照顾我们。我把她当做孙女看待。”老人看着张宇飞,眼里完全是长辈对于晚辈的喜爱。
在工作布置结束,环卫工们开始了拿起扫帚走出了办公室,张宇飞不闲着,也跟着干。同时,她还拿着安全锥跟在环卫工附近,保证他们的安全,时不时地还拿出手机拍照。
“这些素材我都留着,积累到一定程度,我就做一个电子相册,很好看的,都会转发给同事的子女。”张宇飞的加入让老龄化的环卫队有了科技感,老人们也知道了微信,还让孩子们转发张宇飞的作品。
不在意别人的眼光 认真做自己
“我们这个业务队长心特别的细,女生就是不一样,她是我见过最小的环卫女队长。”凯旋中队行政队长孙羽明告诉记者,他与张宇飞的相识,也只有两个多月的时间,最初,张宇飞是在其他中队开垃圾车,领导对张宇飞的工作予以肯定,便调到凯旋中队,来做业务队长。“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我看得出这是一个实干型的小孩,不会说,但是干起活儿来,不怕辛苦不怕脏累,有的是劲儿,有的是精神。”
“我姥爷今年83岁,在农村老家,我已经半年没有回家看他了,每天我看见这些老环卫工,就像看见我姥爷一样,我舍不得让他们累着,前段时间太热,我自己给他们买冰镇水喝,看他们辛苦,我心里不是滋味。”张宇飞的话语有些哽咽,说等忙过这段,就回家看看姥爷,把她做的电子相册给姥爷看。
而谈及未来,张宇飞则表示,当环卫工是靠勤劳的双手工作,是为别人在服务,不管别人怎么看这个职业,自己都会认真去做。“我现在每个月都能给家里一些钱,孝敬我的爸爸妈妈和姥爷,这让我感受到了我的价值,”(海涛)
(来源: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