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长春都市圈发展规划》正式印发实施。日前,在吉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辽源市副市长刘淑梅表示,该市将着力构建“北融南联、一轴贯通、双廊双带、四区协同”的城市功能布局,重点在四个方面持续发力,为实现更高水平的区域协调发展贡献辽源力量。
畅达协同发展“新通道”。积极推进长四辽通高铁辽源段项目,打造与都市圈城市半小时通勤圈、一小时经济圈。深度谋划市域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发挥辽源吉南辽北蒙东六市一体化合作区、吉西南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作用,谋划整合54平方公里的辽源新区,构建跨区域协作平台,与长春都市圈各城市拓展产业配套、创新要素流动、强化人才互动,实现高质量融合发展。
激发产业转型“新动能”。与都市圈城市加强产业协作,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袜业纺织产业方面,围绕品牌化、智能化转型,推动自主品牌价值链高端跃升,继续实施万台智能袜机转型升级工程;新能源产业方面,建设天楹新能源“绿氢+”产业标志性项目,加快绿氢、绿氨、绿醇、绿甲烷等绿色能源建设布局,用好18.98平方公里增量配电网,带动其他项目联动发展。汽车配套产业方面,推动零部件企业更好融入一汽配套体系,建设都市圈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基地和轨道客车产业配套基地;特色农产品产业方面,用好都市圈科教资源优势,深度开发蛋品、梅花鹿、毛驴、松子、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
努力构建生态治理“新格局”。与都市圈城市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联防联治,实施东辽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工程,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化治理、一体化治理,联手打造东辽河流域生态安全走廊和生态经济带。
全力打造文旅融合“新地标”。辽源正深入挖掘113年矿山历史,把20平方公里的采煤沉陷区遗留的生态包袱转化为文旅资源,实施煤矿老旧厂区转型提质工程、重力储能科普基地建设,启动建设老道山障碍滑雪场、山地自行车赛道、“四大鸣湖”马拉松等新型文体旅项目,打造都市圈短期休闲游目的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