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吉林分社正文

首页-->社会

东北小城“牛”劲十足:“桦牛”品牌登上农交会论坛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1日 13:04 来源:中新网吉林 编辑:王思博

  中新网吉林10月21日电(石洪宇 司长野)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强农论坛”18日在天津落幕。吉林省桦甸市金牛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潘淑红作为全国肉牛行业唯一发言代表,以“一头牛的三十年蜕变”为题,分享了“桦牛”品牌从破解本地黄牛“生长慢、价值低”难题,到带动万余农户增收、构建区域肉牛全产业链的发展经验,为乡村振兴中的农业品牌升级提供了实践样本。

“桦牛” 在山谷中散步。 桦甸市委宣传部供图
“桦牛” 在山谷中散步。 桦甸市委宣传部供图

  二十多年前,桦甸农户养牛常面临“辛苦一年赚不多”的局面。为改变本地黄牛生长慢、出肉率低、市场竞争力弱的状况,潘淑红带领“桦牛”走上科技兴农之路。

  2000年起,“桦牛”联合吉林农业大学吕文发教授团队,以延边牛为母本,引入西门塔尔牛和安格斯牛开展三元杂交选育。历经多年攻关,新品种实现突破。此后,企业陆续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粪污资源化利用系统和全程可视化追溯平台,实现单头牛平均增重300斤,肌内脂肪沉积率提升20%,饲养成本降低30%以上,养殖效益增长两倍多。

  “好牛要经得起全流程检验。”潘淑红介绍,“桦牛”建立起覆盖养殖、屠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标准体系。牛群饲喂精准营养餐,饮用长白山活水,住恒温牛舍;屠宰严格执行20多道工序;每块牛肉配有追溯码;销售通过“航空冷链+本地配送”实现48小时送达。 

生长在桦甸的“桦牛”。 桦甸市委宣传部供图
生长在桦甸的“桦牛”。 桦甸市委宣传部供图

  严格的标准为“桦牛”赢得“国家畜禽标准化示范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等荣誉,“桦甸黄牛肉”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价格高于普通牛肉30%,仍畅销北上广深市场。

  “品牌强不算强,乡亲富才是真强。”在政府引导下,潘淑红创新推行“龙头企业+协会+联合体+村集体+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多元合作模式。

  “桦牛”为农户提供订单养殖、保底收购、技术培训、产业分红等三重保障,带动1.5万余户农户加入养殖体系,6000多名农村劳动力就地就业,户均年增收超3万元。在桦甸经开区,“桦牛”品牌体验馆成为农户学习技术的实践课堂。

  2024年肉牛市场波动期间,吉林省“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工程提供72.24万元奖补资金,吉林农信通过“信用+肉牛活体抵押”贷款投放1500万元流动资金,助力“桦牛”稳住1.8亿元年产值,保障域内33万头肉牛养殖规模。该贷款模式是吉林省“政银保担”联动机制的创新举措,截至2024年末,全省已发放肉牛贷款1080.87亿元。

  如今,桦甸肉牛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60亿元,“桦牛”实现从活牛输出向牛肉输出、餐食输出与文化输出的升级。

  “一头牛能撑起大产业,关键在于扎根黑土地,做实品质、做响品牌、带动乡亲。”潘淑红在论坛上表示。三十年磨一剑,“桦牛”以一头牛的蜕变,书写了农业品牌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为各地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提供了可复制的“桦牛经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