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来,和龙市残联以“残疾人利益无小事”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履行“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职业道德,全力解决残疾群众合理诉求,妥善化解矛盾纠纷,探索形成“四个三”工作法,推动残疾人信访工作提质增效。
“三个主动”抓信访。主动建档分类。全面梳理完善信访档案,做到一户一档,详细记录信访人诉求、案件进展等情况。主动开门接访。领导主动接待上访群众,定期与重点信访人见面。累计接待上访群众56人次。主动陪访帮办。由被动接变为主动陪,陪同信访人到有关部门咨询相关政策,为信访人提供帮助。
“三个找准”抓化解。找准症结。深入挖掘信访根源,准确掌握根本诉求,解开心结,化解积案。找准钥匙。从问题根源入手,多角度寻求破解信访问题的突破口。找准措施。对信访案件逐一分析,集思广益,制定有效化解措施。
“三个宣传”抓氛围。一是开展法律专题讲座,针对特定法律问题或热点事件进行讲解,受益人数160人次。二是利用助残日、特奥日、残疾预防日等重要节点,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信访工作条例》《就业条例》等政策宣传活动,发放宣传册、折页、明白纸等宣传资料1500余份。三是通过网站、报刊、公众号等多渠道,宣传残疾人在就业、康复、教育、无障碍等方面权益保护信息。
“三个坚持”抓实效。坚持入户走访。不定期到基层与群众谈心,及时掌握重点人员思想动态,深入了解突出问题隐患,研究问题解决办法。坚持入户宣传。结合乡村振兴、状况调查等工作,残联工作者走进田间地头,深入开展《信访工作条例》和相关法律知识的宣传,零距离答疑解惑,增进群众对依法信访的理解和认同,增强群众法治观念。坚持走访慰问。积极开展暖心为民走访慰问,加大节日走访力度,及时慰问困难残疾人,持续开展困难残疾人帮扶救助,不断增强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增进基层社会治理和谐度。(石洪宇 张海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