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吉林分社正文

首页-->社会

长春:精建细管 “绣”出幸福之城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20日 10:54 来源:长春日报 编辑:王思博

  在时光的长河中,城市建设犹如一部恢弘的交响曲,而民生幸福则是其中最为动人的旋律。如今,长春的城市建设正以蓬勃之势,为民生幸福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从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到整洁美观的大街小巷,从完善便捷的公共服务设施到绿意盎然的生态景观,城市建设的每一个细节都与民生幸福紧密相连。它不仅是城市发展的标志,更是百姓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今年年初以来,长春市紧抓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民生要素保障、生态环境治理等任务,全面推进城市建设提标、提速、提质、提效。

  推进重点工程建设 立体交通体系更加完善

  畅通无阻的世纪大街快速路,从东环城路到净月大街几分钟即可到达。轨道交通三期工程多线并进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立体交通更加完善的背后是长春市突出优化结构,增加供给,统筹中心与区域、地上与地下,建设立体交通体系,城市承载力不断提高。

  通过完善快速路体系,世纪大街快速路四环路主线、东环城路-净月大街主线建成通车,南四环快速路9月末主线通车,东荣大路立交桥D7工程预计年底完工。轨道交通三期工程多线并进,共建设线路8条里程达120公里,其中6号线于本年度实现运营。

  加强跨区通道建设,人民大街下穿隧道、兴博路、兴民路等城市主次干路完工通车,建业大街延长线、南湖中街跨绕城高速路计划年底通车,东南湖大路等工程加快推进。畅通道路微循环,全年计划打通50条“断头路”“卡脖路”。同时,加快推进新民大街整治提升,打造特色突出、彰显文化的历史文化街区。完善航博园规划和城市设计,推进航空博物馆配套设施建设。

  持续增强保障能力 民生保障更有温度

  “‘阀管灶’改造后,使用燃气更安全、更放心,多了一重保障”“供暖期再也看不到黑烟了”……这一声声赞美和肯定,得益于长春市相关部门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着力补齐短板弱项,建设韧性城市。要素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新建、改造各类管线1325公里,新增供热能力260蒸吨,第六净水厂实现调试通水。落实应急物资、建立应急队伍,确保城市生命线稳定安全。全力推进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对全市管道燃气、液化石油气用户,从门站到用户、从充装到使用深入排查,整改燃气问题隐患12.7万个。完成全市197万户“阀管灶”改造、全市28.58万户液化石油气居民用户“阀管”改造。建设智慧燃气(二期),布设管网智能化监测单元3789套,提升燃气本质安全水平。

  同时,抓好城区防汛安全,排查梳理重点部位470处,改造积水点位21处,“一点一策”精准防控,完善智慧水务平台,规模化布设感知监测设备1545套。

  办好城建惠民实事 群众更有幸福感

  “之前家门口坑坑洼洼不好走,现在修补后的道路平坦宽阔,心情舒畅许多,幸福感更强了。”家住南湖大路附近的市民阚树辉开心地说。

  为了市民出行更加顺畅,营造良好的出行环境,市建委强化市管道路日常巡视,动态消除道路病害,实施南湖大路、硅谷大街等20条道路大中修工程。伊通河中段55公里滨水绿道全线贯通。世纪大街快速路、南四环路提升改造工程绿道项目与高架桥下道路同步实施。加快老旧小区改造,2023年改造小区163个,当年年底全部完工;2024年改造小区115个全部开工,年底前主体完工。同步实施“点亮行动”,加装、更换楼道照明设施1019套。同时,开展两轮次窨井专项整治,全市2044条道路、140733座窨井累计排查发现11413处病害,全部整治完毕,消除井具异响、井周破损、井圈松动等问题,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脚下安全”。(完)

  【原标题:精建细管 “绣”出幸福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