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吉林分社正文

首页-->社会

吉林搭建“临时家园”:受灾居民盼开启新生活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04日 11:29 来源:中新网吉林 编辑:王思博

  中新网吉林新闻8月4日电 (记者 石洪宇)受7月下旬以来的多轮强降雨影响,吉林市主动转移民众,搭建“临时家园”让居民安心生活。

  在永吉四中转移安置点,18位居民几天前连夜“落户”,食物、药品、被褥等物资一应俱全,医生还为他们做了体检。

工作人员询问安置居民生活情况。吉林市委宣传部/供图
工作人员询问安置居民生活情况。吉林市委宣传部/供图

  “我们主要负责接收城东社区、河东社区和东山社区三个社区的安置居民。”安置点负责人、永吉十中校长何绍权介绍,学校食堂已经开火,所有居民一日三餐都吃上了热乎饭。

  居民徐印哲介绍,早餐有包子、粥、鸡蛋,中午还有红烧肉。他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生活。随着洪水渐退,他和居民们都盼望着尽快返回家园,重整生活。

工作人员正在做防疫消杀。 吉林市委宣传部/供图
工作人员正在做防疫消杀。 吉林市委宣传部/供图

  舒兰市小城镇保合村发生局部险情后,89名群众被转移到舒兰市第八中学集中安置点。这里24小时运转,除了一日三餐、饮用水和生活用品等基本物资保障外,还有专人负责群众的医疗服务和心理疏导。

安置居民在用餐。 吉林市委宣传部/供图
安置居民在用餐。 吉林市委宣传部/供图

  还有10余名居民自愿参与到安置点的日常运行中,负责打扫卫生、日常消杀、排查安全隐患等工作。

  晚风徐徐,安置点为居民播放了露天电影,让他们在防汛期间舒缓压力、放松心情。

  7月21日以来,蛟河市受多轮强降雨影响,7000余名居民被安全转移。

  7月29日白石山镇70名村民住进“临时家园”。白石山镇副镇长杨卓介绍,一日三餐由镇政府食堂专人送来,室内每天进行两次防疫消杀。

  白石山镇中心卫生院医生马文辉说,该院派出医生和护士24小时驻守安置点,还有一台救护车随时待命。医护人员定期开展量血压、心电监测、心理疏导等医疗服务,并配备了降压药、速效救心丸、丹参滴丸等老年人可能需要的药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