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截至6月末,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7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9.89万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来(留)长6.68万人——
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牵动千家万户。今年以来,长春市委、市政府把就业当作民生头等大事来抓,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长春在东北全面振兴中率先实现新突破提供有力支撑。
市人社局提供的一组数据,足以佐证一项项创新举措在长春落地生根结出的硕果——今年截至6月末,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7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9.89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26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9108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来(留)长6.68万人;1.46万名应届大学生享受租房和生活补贴政策,兑现补贴资金3.16亿元,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
用心激发市场“无限活力”,用情激活就业“一池春水”,用力端稳端牢“百姓饭碗”,让长春这座向“新”发力、逐“质”而行的城市,绘制出高质量发展的幸福底色。
“家门口”“掌心里”
就业服务体系新颖务实管用
“拿手机登录就行?出来了,出来了!还真挺准,它是怎么知道我想找什么样的工作的?”前不久,“70后”市民宋晨在一场线下招聘会上掌握了一项新技能——只需用手机登录长春就业创业网,瞬间享受“掌心里”的快捷体验。“新颖、务实、管用!”宋晨的评价,诠释了长春市创新就业服务模式的特色和亮点。
为促进、保障、引导劳动者自主择业,长春市不断完善以“建强两支服务队伍、打造三个枢纽、搭建四级平台、强化五大举措”为内涵的“2345”递进式就业服务体系,为群众创新打造“家门口”的就业市场、提供“掌心里”的就业服务。放眼全市,二道区成功打造“5分钟就业服务圈”;长春新区建成了“摆渡创新工场”等科技创业孵化载体59家;朝阳区、南关区开展了“就业超市”“政校企+N”等特色服务,在稳就业方面均取得明显成效。
以获评吉林省“优秀就业服务项目”奖、创新做法获得全国会议推广的二道区“5分钟就业服务圈”为例。依托二道区人力资源市场、9个街(镇)人力资源分市场、54个社区就业服务站和两处“零工驿站”,二道区成功打造“5分钟就业服务圈”这一创新就业载体。“我在‘家门口’的招聘会上获得就业指导老师的辅导,了解了人才政策,对接了专业对口企业,舒心就业让我更有归属感。”前不久,家住二道区荣光街道的方明加,在“筑梦二道 青年有为”暨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上,找到了职业方向。
抓住“人才强市”关键
全链条构建引才育才“新高地”
城市因人才而兴,人才因城市而聚。抓住“人才强市”这一关键,长春市在全力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全链条构建引才育才“新高地”上做足了文章。
着眼做好大学生等青年群体衣食住行保障,长春市对标全国同类城市,密集出台《高校毕业生“百万集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长春市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来(留)长系列优惠政策》等政策举措,在租房补贴、就业创业扶持等若干方面提升政策的针对性和含金量,形成了长春人才政策比较优势。
着眼扩大青年人才基数,深入实施“百万大学生留长工程”,今年上半年,市人社部门共组织1497家(次)企业,开发优质岗位5846个(次),赴上海同济大学等18所域外高校招才引智;开展“五优”服务进校园招聘活动60场,提供优质岗位9.2万个(次),为企业引留大学生近1.1万人。
着眼引进产业急需紧缺高端人才,长春市开展“长春产业引才全国行”系列活动,建立域外高校引才工作站30个。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2家、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9家。
着眼产业实际需求,开展“定向式、订单式”项目制培训工作,累计培训3000人次;加大新兴产业技能人才培养力度,预计蓝领人才全年增幅可达4万人以上。
织牢惠民生“保障网”
释放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
“真没想到,我都47岁了,还有机会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说这话的是家住二道区热电五区的吕世勋。今年3月,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吕世勋来到二道区就业服务局,咨询零就业家庭报名公益性岗位相关政策。令他感到暖心的是,在相关工作人员的细心讲解和指导下,自己顺利通过招聘考试,并于6月份在二道区荣光街道岭东路社区光荣上岗。
已开启幸福新生活的吕世勋,仅是长春市织牢惠民生“保障网”、兜稳就业底线的一个范例。今年以来,长春市持续实施稳岗返还政策,针对不裁员、少裁员,裁员率不高于调查失业率的企业,返还缴纳失业保险金的30%至60%;创建就业星火站等载体145家;新开发公益性岗位1220个,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为释放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市人社部门还创新打法——坚持创业培训、创业补贴、创业贷款、创业基地、创业活动“五创联动”,完成54家创业培训定点机构认定,备案516名创业培训讲师;发放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等各类创业补贴超过1.2亿元,扶持254人创业,带动1089人就业;强化乡村振兴人才开发培养,吸引1.41万人返乡创业;打造公主岭农嫂等10个省市两级劳务品牌,带动劳动力就业创业,实现劳务经济收入98.76亿元。
同时,为催生就业新增长点,市人社部门聚焦冰雪旅游产业,为各类文旅场所提供灵活用工服务,带动就业逾8.7万人;与吉林大学等高校常态化开展“电商夏令营”活动,培训新电商人才1.2万人次,带动就业3200人。
真心实意服务、“真金白银”支持、真抓实干克难!今年上半年,长春以切实之举,稳住确保城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压舱石”。今年下半年,面向全年新的目标任务,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不少于1000场、引留大学生11万人、技能人才突破90万人、培训创业人才1.1万人……长春人社部门将持续实施“安心就业”提升工程,推动百万大学生留长、百万产业蓝领人才培养“双百万”人才集聚工程,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奋力谱写长春高质量充分就业新篇章。(完)
【原标题:我市稳就业政策举措持续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