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第一个庚子年春运即将开始,是春运新“站台”上继续见证着一个个“巨变”与“不变”又一开端。
从2013年中国高铁技术的日臻成熟,到2018年在京沈高铁上启动高速列车自动驾驶系统的试验,预示着“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从2015年底高铁长度1.9万千米,到如今高铁总长度超过3万千米,无不揭示出中国铁路由大到强的伟大进步;从1980年“春运”一词的诞生,到2019春运铁路旅客发送量40天内将突破4亿人次,这一幕幕不断证明了“铁路人”始终创造着中国奇迹,催化中国发生着良性 “巨变”。
纵观国内外历史,中国人深刻认识到铁路是共和国的交通命脉。从1949建国之初对铁路的修缮与新线路建设,到2019新时代“八纵八横”发挥铁路骨干作用助力决胜小康。70年间铁轨上奔跑着举世瞩目的成就,神州大地上千家万户都是成为亲历者和见证者。
曾经绿皮车缓缓驶出,如今高铁来去自如;曾经通宵达旦排队买票,如今足不出户通过互联网就可办理……种种“巨变”让春运在路上的时间越来越短,舟车劳顿之苦亦越来越少。
中国之“巨变”仍在上演,但“铁路人”初心与使命却万变不离其中。
春节团聚根植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无论身在何方,总要回家吃上几口团圆饭、同家人辞旧迎新在欢声笑语中开始新的一年。而年复一年的春运也由现象上升为一种独特文化,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周期性人口迁徙。铁路则是这种文化的最为突出的一种物质载体,铁路部门从上到下严阵以待,从各种规范、措施、人力部署到技术手段应用,40年间力求为乘客们提供最大便利,这就是他们心中“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
自打有春运以来,每个车站在春节都不曾休息,不管大城小镇,每个车站里都会有人坚守岗位。细细想来,车票价格涨幅甚微,基本不变,不管出行高峰或是物价上涨,永远做到便宜实惠。还有那不变的泡面、不变的热水、不变的大包小裹,一样可以和朋友聊天、一样想睡就睡、一样可以透过车窗外一览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景色....。.
随着铁路的发展、进步与高铁不断投入运营,不但提高了乘客们的出行体验,也让春运的服务和效率发生了巨变,从而不断满足着人们美好生活的向往。 (王禹博)
(来源:中新网吉林)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