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即将开始,2020年春运从2020年1月10日开始到2020年2月18日结束,共40天。千山万水都阻挡不了人们回家的脚步,中国高铁肩负着千千万万人们回家的希望。
中国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大众化交通工具,也将迎来返乡旅客高峰流,人们的关注也慢慢的向铁路聚焦。2020年春运前期将迎来“务工流”、“学生流”、“探亲流”叠加的旅客出行高峰,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到约4.4亿人次。对铁路部门来说又是一次考验,铁路部门怎样缓解客流高峰带来的压力,如何满足旅客乘车的需求呢?
铁路部门积极应对春运,12月30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大调图,列车运行图的调整,进一步优化了运输组织为科学配置运力资源、提高运输供给质量创造了条件。铁路部门已确定运行图调整后,多条高铁铁路开通运营,届时新开通线路全部融入到全国“八横八纵”高速铁路网,为高铁运输注入了新的动力,使铁路春运运输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让旅客感受到万变中不变的情怀。高铁的全面建设和投入使用,也将持续扩大复兴号列车开行规模和覆盖范围,使更多更快的复兴号列车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缩短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让全国各族人民感受到了中国高铁的速度与激情。
“三千里路冰和雪,每逢佳节思高铁”,中国高铁运输的有序性和全天候优势,成为人们更有确定性和保障性出行的首选,中国高铁为旅客的出行提供了安全、方便、快捷、温馨的乘车条件。而安全则是一切的根本,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对高铁环境隐患的排查整治,加强与铁路公安、政府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建立健全有效联动的铁路外部环境安全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和长效机制,形成高铁环境安全综合治理整体合力,推动高铁环境安全综合治理工作步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清理高铁线路安全保护区内违法施工、违法经营、违法侵占、私搭乱建、乱排乱放现象,消除影响高铁运行隐患问题,为旅客乘车提供了更加强有力的安全保障,为高铁运输保驾护航。
铁路运输的高铁时代,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让数亿旅客感受到从“走得了”向“走得好、走的安全、走的舒心”的转变。铁路部门出台多项便民措施,完善、提升了服务设施和服务质量,为旅客提供整洁站车环境,良好的候车、乘车环境,开通便捷通道,对重点旅客提供爱心服务。同时还改变了传统的购票方式,12306手机APP、自动售票机互联网技术,让你的手指轻轻一点,购票轻松搞定,12306还推出候补购票,旅客可在所需车次、席别无票的情况下,在线提交购票需求,售票系统自动排队候补,当对应的车次、席别有退票时,系统自动兑现车票。此外,电子客票的推行也便利了旅客的购票和出行体验,实现刷脸进站、刷证检票、车内查验、刷证出站,为旅客节省时间,让旅客更为省心,避免了车票丢失进行补票的麻烦事,让人们的春运出行体验更美好、更温馨。
新时代的铁路人正以昂扬的斗志,奋斗者的姿态和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精神,用行动践行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用朴实无华的奉献精神融入到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伟大蓝图中,肩负起“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历史使命。
春运是一条回家的路,是中国人的共同记忆,往返于他乡和故乡,团圆是不变的主题,春运路上的高铁列车承载着中国人对团圆的期盼,对故乡永恒牵挂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刘宝英)
(来源:中新网吉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