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国初冬刚至的时节,近日从各大中央级、省部级主流媒体中不停地传出好消息——京沈高铁全线最后一条隧道历时63个月顺利贯通。这意味着时速350公里的高铁通道即将牵手东北这块肥沃的黑土地,将推助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发展。
京沈高铁的建成,不仅对东北地区的铁路运输网有重要意义,甚至对《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到2020年,东北地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重大进展,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提高,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曾经一部脍炙人口的电视剧《闯关东》红遍祖国大地。克服了重重困难来到关东的中原民众,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关东闯出了一片天地。那时的人们肩挑背扛,行路全靠靠脚下一对“量天尺”,连马车都成为不敢乞盼的奢华交通工具。不久,从北京乘坐火车到沈阳,时间将缩短到2.5个小时,北京到哈尔滨时间从7小时缩短到4小时左右。京沈高铁开通以后,客运能力较目前可提高一倍以上,北京往来东北主要城市“一票难求”的局面也会不复存在。
人是东北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铁的发展,城市圈的缩小,也将会让东北与北京的医疗,教育等各方面资源实现优化配置,有效共享。伴随京沈高铁的开通不仅可以带动起沿线各城市间的经济交流,还让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范围逐步扩大,使“1小时通勤圈”“2小时生活圈”和“8小时交通圈”生活在东北的“北漂”成为美梦成真。
摊开祖国多彩的画卷,东北肥沃的黑土地一望无垠,白雪皑皑的长白山屹然耸立,漠河的极光,松花江上的千里冰封,大兴安岭的万亩绿林资源丰富……这一连接首都北京和沈阳的高铁不仅拉近了两地间的距离,也让高铁沿线的人文景观和特色产品变得“触手可及”。毋庸置疑,如此美的中国符号将会通过京沈高铁吸引更多中外游客前来驻足饱览。这不仅满足了新时期条件下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更推动着当地旅游业行稳致远,必将助力东北发展新愿景。
“十三五”以着力依靠改革开放更大激发市场活力,着力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竞争优势,着力集聚各类人才,不断开创东北振兴、推动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京沈高铁成立于“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作,不仅能让更多的人走进东北、认识东北,更让东北本土优势资源走出去,为振兴东北注入新活力!杨轩宇
(来源:中新网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