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载春华秋实,越是接近国庆,中国人的心潮就越加澎湃;70年栉风沐雨,中华民族走过了峥嵘岁月,翻开了历史的崭新篇章。面对新中国的巨大变迁,世界充满好奇,时代不断追问。正如中国高铁为何能够领跑世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或许是一个有力的回答。
从没有一寸高速铁路,到世界高铁里程最长;从时速200公里的秦沈客专,到时速420公里的会车试验;从走出去学技术的“留学生”,到培训外国人的“国际教头”……可以说,中国铁路之发展,既实现了与祖国共成长,亦折射着新中国70年间,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步步巨变。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回首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铁路总里程仅2.18万公里,还有一半处于瘫痪状态。为了能够让中国铁路“迈开步”,在所需原材料十分匮乏的情况下,铁路建设者们自己轧制钢轨,用土法自制炸药,无畏“蜀道难”的险峻地势,建设起新中国第一条自主修建的铁路——成渝铁路。虽说“万事开头难”,但正是这样的“难”,为中国铁路飞速发展筑牢了根基,形成了推动。“志坚创奇迹,勇者造辉煌”,放眼今时祖国广袤大地,铁路密布,高铁飞驰,正是一代又一代铁路人接续前行,不懈奋斗的成果展示,为改写整个中国社会的时空格局编织出一张流动的巨网,更为助力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从技术落后,到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中国铁路发展让世界看到了没有实现不了的奇迹。特别是在高铁的建设发展中,世界上运营列车试验速度最高的高铁,世界上第一条穿越高寒季节性冻土地区的高铁,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跨越温带亚热带、多种地形地质和众多水系的高铁,世界上第一条热带环岛高铁……在中国逐一呈现,这条从“跟跑者”变成“领跑者”的成长轨迹,在充分折射出中国铁路人的执着与信念同时,更在不断改写世界对于中国的认知。而“中国高铁竖硬币”之所以能够成为网络热搜关键词,引发中外网友点赞,更说明了中国高铁之发展,不仅已成为国人之骄傲,更引来外国人之惊叹,从中让他们看到了“大国工匠”的极致追求。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地寒士俱欢颜”。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近年来,中国铁路不断向海外迈进,通过与世界各国分享建设发展成果,为世界贡献中国方案,让世界看到并感受到中国诚意。正如罗素曾所言道,当一个国家强大得不想去侵略别国,那么,这个国家就叫做中国。就目前来看,印尼雅万高铁、中老铁路、匈塞铁路等一批国际铁路合作项目的顺利推进;中欧班列已经联通亚欧大陆16个国家的108个城市,可以得见,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目标所引发的世界性共鸣。于此同时,从2015年至今,泰国、老挝、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学员近400余人次纷纷来到中国学习高铁技术,由此不仅进一步体现出中国对于技术输出的“无私广授”,更为中国铁路未来“走出去”扩宽了道路。
透过铁路看中国,辉煌背后,既有不甘落后的追求,亦有与世界和平共发展的目标,解密于此,因为中国有“梦”在奋斗的征程,更在通过奋斗将“梦”继续延续不止。宋文强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