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曾在诗中写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所谓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虽然无法得知1300多年前的蜀道究竟有多“难”,但四川地区跨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秦巴山地、四川盆地等几大地貌单元,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大部分为山地、高原和丘陵,岭谷高差均在500米以上,地表起伏非常悬殊。特殊的地理特征让川渝地区的交通运输问题十分棘手,空运成本太高,海运、陆运受地势条件限制,身为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交通物流一度是重庆对外开放的一大痛点。
从“拐弯抹角”到“开门见山”,只需一条陆海贸易新通道。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为适应西部内陆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迫切的交通运输要求,一条利用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的陆海通道应运而生,给西部地区带来了新的变化,特别是时间成本。“我们以前是江海联运,走长江水道到上海再运往东南亚,得绕一个大圈子。货主说,“现在,由铁路到广西,再出海抵达菲律宾,铁海联运比江海联运节约17天。”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时间等于效益,陆海贸易新通道的意义不言而喻,它不单纯是一条“运输路”,更是一条西部人民的致富之路,是西部地区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的桥梁,它为重庆的对外开放打开了一扇大门,让蜀道不再难于“上青天”。
打破壁垒,博采众长,陆海通道开启全新运输模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特殊的地理环境让重庆注定无法自然选择利用水运或陆运运输商品,但无论是单一的陆路运输还是水路运输都存在一定制约性,水运速度慢,受天气条件限制大,陆运则成本价较高。陆海通道让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它拥有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货主们可以根据现实情况选择不同的运输方式,方便又快捷。对于中国铁路来说,比起单一的运输模式,多式联运的新型运输方式更加具有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多的“铁海”联运、“铁公海”联运通道建设成功并投入使用可以充分证明,中国铁路已经认识到,新型的运输模式更加适合铁路今后的发展。
大破方能大立,置之“死”地方可后“生”。一直以来,我们一直依附于传统的“海陆空”式交通运输模式,却忽视了许多地区因特殊地势地貌而造成的运输瓶颈问题,陆海新通道的横空出世,打破了原有的运输格局,开辟了一条全新的交通运输通道,让越来越多地势特殊的地区享受到全新的运输便利。陆海通道在重庆地区的成功运用,推动了西部互联互通,也更加证明了这款为重庆“量身打造”的陆海新通道运输模式是非常成功的。如今,陆海新通道的海关监管模式越来越明晰,探索也已经初见成效,据统计,现在国际铁海联运、国际铁路联运已经在满负荷运行,将来必然会有许许多多的“铁公海”、“陆海”通道被提上议程,中国铁路也乐于推动新发展模式下的铁路线路建设,适应新时代的市场发展需要,让中国走出去的步伐更快、更好、更稳。黄笑蕊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