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31日,全国铁路2019年暑运工作迎来满月。自7月1日开帷幕以来,累计发送旅客3.56亿人次,同比增长10.4%,其中以7月6日为客流最高峰,发送量达1273.9万人次较去年暑期最高峰日增加44.9万人次。就此数据来看,客运量大幅增长的背后,释放出铁路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果的信号。
自2013年铁路部门不断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旅客运输服务质量在细化下获得不断提升。手机APP购票带来“说走就走”的随心,刷脸进站加快了出行的脚步,“厕所革命”改善着候车体验,“高铁外卖”丰富着旅途生活……服务的越来越人性化,一改往日人们对于铁路“僵化”的认知,褪去“你出行,我运输”之后的全新面貌,换来的则是民心的更多青睐。
数据给予民心青睐最有力诠释。特别是随着近年来我国高铁建设的飞速发展,让“诗与远方”不再只停留于憧憬。如今年暑运期间,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为充分发挥东北高铁成网优势,推出“高铁+旅游”系列新产品,开行第一趟“五星级”消夏避暑旅游专列,在5天的行程里,旅客可以先后到达内蒙古赤峰贡格尔草原、红山玉龙沙湖,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等著名景区游玩,尽享清凉之夏。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服务内容的不断丰富,不仅激发起人们的出行热情,更增强了游客的出行幸福感和满足感。
就在前不久,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挂牌,这不仅标志着自2017年始的铁总公司制改革“三步走”顺利落定的同时,更为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体制机制保障。放眼今时祖国广袤大地,铁路密布,高铁飞驰,为实现“人便其行,货畅其流”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的目的重在“变”,变的目标便是要朝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下去,对此亦可言之,铁路发展中的最大受益者必然是百姓。有目共睹于现在很多人出行已不再考虑自驾,因为乘坐高铁不仅省时省力,而且铁路部门在着力畅通旅客出行“最后一公里”上也提供诸多保障,这更让旅客出行变得更加省心、便捷。
新中国成立70年,全国铁路从仅能够维持通车的1.1公里,到拥有世界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不仅带动起民生的足下变迁,更为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深挖着自身的潜力。暑运期间,为全力满足暑期客流需求,铁路部门根据客流需求,科学制定暑期旅客运输方案,继续通过加开列车、动车组重联、加挂车辆等措施增加运输能力,安排进京、进沪、进穗等主要城市间旅客列车满轴或满编组运行。应该说,这既体现出铁路部门立足市场化发展的态度,亦折射出其致力维护供需平稳的发展追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铁路改革的成果是值得肯定的,这其中离不开其对“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承诺履行,但未来更是值得期待的,这也需要铁路部门坚定发展方向,为推动民生高质量提升,稳步前行。宋文强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