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以来,铁路部门不论是“前厂”还是“后店”,都想方设法在增运增收工作上积极施策,谋求一条融入市场有效途径,其目的就是要在市场的经济框架下站稳脚跟,为铁路企业长足可持续发展,赢得最大的空间,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笔者认为:增运增收固然是铁路企业的共识,但是,要想达到增运增收的预期目标,唯有铁路部门的每一名干部职工风雨同舟责任共担当,才能事如所愿,心想事成。
首先,增运增收要懂得市场,了解市场,并设身处地融入市场,把自己摆进市场,增强市场营销的观念,准确把握市场的规律,掌握市场的知识,各部门还要互相配合,各司其责,既不伤害委屈企业和消费者,摒弃让企业和消费者如何能从中受益忽悠的乱象,又要拿出实实在在的服务水准、让企业和消费者信服的营销产品和合理的收费价格,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铁路部门最大的诚意,感受最多的优惠和便利,并主动上门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这样,企业和消费者才能情愿接受铁路提供的服务,接纳铁路营销理念和思维,觉得唯有铁路部门所做的一切,才是他们最佳的选择,才是他们省钱、省事、便捷、特惠的渠道,这样,才能使企业和消费者自愿和铁路建立互信互利,成为亲密的伙伴。而不是搞一锤子买卖,不做那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做无用功瞎折腾的事情。
其次,增运增收要主动融入市场,善于闯市场,客运或货运市场之大,需要我们开阔视野,找准经营渠道,因为路子是靠人去走的,办法也是人想出来的,要学会市场营销方面的相关知识,树立多卖一张客票,多装一车货物的思想,不能守株待兔,坐享其成,不要一门心思图谋走捷径,甚至心存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错误想法,要循序渐进,厚积薄发,宁可跑断腿,说破嘴,那怕事先做足功课也好,“三顾茅庐”也罢,只要能在市场的经济大潮中立足脚跟,众人划桨,破浪前行,才能巧借东风开大船。
在增运增收工作中,我们必须坚持“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宗旨不变,作为“前厂”部门的货运和客运部门要率先一马当先,要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提升工作质量,让企业和消费者受益,心满意足自愿选择铁路为其定制做好的产品。同时,铁路机工电辆等部门也要充分发挥“后店”作用,拿出叫得响,过得硬的检修质量,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这样,才能让企业和消费者看得见,摸的着,感受到铁路部门在市场经营中,的的确确是拿出最大诚心实意,付诸全新周到的热情服务水准的。这样,企业和消费者再不会为买下铁路服务的订单深感无奈和委屈。恰恰他们会对铁路服务所倾注的情怀大为认可,由迫不及待到爱不释手。
市场经营活动其实就是服务+效率的定式。不管以何种姿态参与其中,都必须遵守这样的规律定式。市场是公平的,在市场经营活动中,但凡只成为参与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置身于市场,融入市场,把市场真正当做铁路部门最大的“金山银矿”,主动花力气,下功夫、开动脑筋去开采它,挖掘它。如果铁路部门的“前厂”和“后店”能够各司其责,风雨同舟,解放思想、大胆闯市场,合力共为,想企业和消费者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我们就能真正在市场经营的这条路上做得更出色,路子走得就会更高更远,就一定能开拓市场的空间,收获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姜士斌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