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看、摸、闻、听”,入行24年,今年45岁的李向前是一位普通岗位上的铁路职工,凭借一套独创的看家本领,创造了检修内燃机车5200余台,维修、复检内燃机车1万余台,保障列车安全运行零故障、零质量问题的亮眼纪录,成为铁路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蓝领专家”。
从学徒到技师、从技术能手到专家大师,李向前用了20年时间。1995年投身铁路,凭着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李向前苦下功夫,千万次拆解、安装、听辨,在内燃机的“心脏”里不断摸索前进,先后获得了高级技师、首席技师、全路技术能手、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成为了铁总“百千万人才”工程专业带头人、党的十九大代表。
荣誉面前,李向前“看淡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悠然耕耘于内燃机的世界,奔赴在内燃机车钳工技艺的康庄大道。他领办的“李向前内燃机车钳工铁路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中国铁路培养了20余名高级技术能手,因此也被河南省总工会、中华全国总工会先后命名为全省、全国工人先锋号。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李向前现象”是铁路重视人才、培养人才的结果。在人才培养的道路上,各集团公司从不吝惜,而是全方位、多渠道的保障人才的培养与提升,给人才成长提供足够的平台和展示技艺的舞台。李向前的成长过程及“李向前内燃机车钳工铁路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发展壮大就是最好的证明。
当前,中国铁路事业发展日新月异,多项技术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大量智能装备运用于实践。如何让新技术新装备更好地服务于铁路发展,让更多的高、精、尖专业技术人才聚集到铁路大家庭中来,成为了铁路改革发展道路中值得被思考和重视的环节。因为,技术的革新,首先是人才的更新,再高端的智能化发展,也离不人才的培养。铁路的“能工巧匠”越多,才更具发展活力,创造更优的服务,以榜样引领出优秀的队伍。
兵法有云,能聚人者以一挡十、能留人者以一挡百。优秀的企业,不仅要有汇聚天下人才的“魅力”,更需要能留住人才的“魄力”。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既要伸出“引得凤来巢”的“橄榄枝”,吸引大量的高端人才入驻;又要建立人才“管留用”的长效机制,让人才进得来、干得好、留得住、能静心,从而发挥“以一挡十,以一引百”的良好人才发展机制,进而助力中国铁路取得更好的发展成绩。孟睿琦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