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一段硬币在飞驰的高铁上屹立不倒的视频刷爆了朋友圈,这令人们对于中国高铁运行的安全平稳度有了更深层次的认可。不少国人为之振奋:厉害了!我的中国高铁。
中国高铁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中国铁路人从未停下奋斗和探索的脚步,一次次地刷新纪录,使中国高铁实现了从追赶到领跑的巨大飞跃。这其中就有这样一名铁路人,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责任与担当,用心呵护着中国高铁这张闪亮的名片,他就是“新时代•铁路榜样”——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公司工务部高级工程师吕关仁。
聪明的资质,内在的奋进,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坚忍不拔的执着精神,这些都是科学研究成功所具备的必要条件。吕关仁入路30余年来,专心致力于高铁发展的学习钻研和技术创新,他与他的科研团队先后完成了“京沪高速铁路黄河特大桥桥上线路维修技术研究”“京沪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检测技术研究”等多个中国铁路总公司科研项目,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高速铁路线路维护技术。为我国高铁快速发展维护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在吕关仁每一项高铁技术研究的背后,是他不知疲惫地现场测试和数据采集。长时间使用计算机的他,右手成了“鼠标手”,经常疼痛难忍的他只好练就了“左右开工”的能力。这样数十年如一日以工匠精神专心专注的高铁人,为如今高铁的平稳运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才有了硬币在飞驰的高铁上屹立不倒的“胜景奇观”,同时,吕关仁也在奋斗中成就了自己的璀璨人生。他先后主导了21项中国铁路科研项目,其中13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被誉为“大国工匠”,中国高铁的“平顺大师”。
一代又一代的铁路科技人员独具匠心,艰苦奋斗。从青藏高原到东海之滨,从茫茫雪原到天涯海角,中国正在建成世界上最完整的高铁网络。更多的“复兴号”穿越城市乡村,跨越田野阡陌。相邻大中城市1至4小时到达,城市群半小时至2小时到达。“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快捷,“公交化”的便捷,加之高铁上硬币屹立不倒的平稳安全,大大提升了中国老百姓出行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中国铁路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像吕关仁一样拥有工匠精神的科技人员。他们只争朝夕,全心投入,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带领中国高铁携手走进了更为安全、舒适、智能、便捷的新时代。
吕关仁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不变宗旨,践行了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新时代历史使命,也展示了新时代铁路人的先行风采、担当品格和奋斗情怀。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相信在更多个“吕关仁”式的铁路榜样的正向激励下,中国铁路、中国高铁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灿烂辉煌。魏鸣
(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