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运圆满收官,或许除了轻松、便捷、通畅等词语之外,还可以通过融合二字去形容和诠释。
作为一年一度的常态出行,春运对于人民来说已经变得习以为常,而正是因为其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才使得每一年的春运发展成为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春运似靶、春节为心,今年春运,由弦而出的是融合了民心“定量”、迁徙“变量”与铁路“动量”的合力之箭,让旅程中有惊喜、有感动、有力量。
春运期间,铁路部门提升运能运力,为旅客提供更多席位,同时进一步扩大复兴号开行范围,让优质服务惠及更多百姓。随着4683公里新线首次投入春运,旅客的回家之路有了更多选择,在路网升级的基础上,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公司在部分列车配备“无线呼叫器”,为行动不便的重点旅客听“随叫随到”服务,真正将服务端口前移,打通了春运出行“最后一公里”。融合春运,让人民与家人的距离更近,也让铁路与人民的距离更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铁路部门也在做好站车服务的同时,为春运注入科技智能元素。从进站、候车到乘车、出站的整个过程,铁路部门以有序为前提深入实施畅通工程,确保客流密集时段旅客出行方便快捷,减少各环节等待时间。春运期间,铁路部门优化网络购票程序,进行候补购票服务试点,进一步改善旅客购票体验,减少旅客购票时间。沈阳局集团公司丹东站智能机器人小兰也在这个春运为旅客带去了全新体验,助力提升春运的科技含金量。
今年春运,不同于往年大城市里的打工人集中返乡回到三四线城市,一部分外乡人选择接父母和孩子来城里过年,形成了“反向春运”的新趋势。可以说,反向春运的出现,既是人民对于铁路出行的另一种肯定和信赖,让铁路成为人民心中传承乡土观念和家园情怀的载体和平台,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现代化城乡建设的一个缩影,推动外来务工人员转变为城市新群体,让“都市外乡人”对于城市的归属感更深、认同感更强。
2019年春运,融合了团聚、融合了希望、融合了奋斗。或许,对于故土的眷恋、对于美好的向往、对于未来的憧憬,都将成为人民前行的内在引力,也将成为融合春运的潜在推力,继续为下一次的启程蓄势待发。(朱泓)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