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铭
2019年春运的大幕已开启,面对数以亿计的群体出行,铁路部门多措并举,通过增开列车、高铁动车组重联等方式,不断提升铁路运能运力,刷脸进脸、网上订票、智能机械人导航、高铁动车网上订餐等等新服务举措的推出,让人们出行的获得感、愉悦感、幸福感与日俱增。
“回家过年”是中国人情感的期盼。在铁路运营装备和基础设施不断升级中,一张张承载着中国人情感的“火车票”,让一票难求带着铺盖卷彻夜排队的日子成为历史。从“蒸汽”到“内燃”,从“普通电力”到“高铁动车”,近年来,铁路发展所带来的巨变,无疑会让人们对这场刚刚拉开帷幕的春运之战有更多的期待。
一句“走得了”既是百姓所需,更是铁路之责。不知不觉中2019年春运大考已来临,据统计,今年铁路春运旅客发送量将首次突破4亿人次,同比增长8.3%,再创历年春运新高。数字增长的背后,如何让旅客走得了、走得好,考验着铁路部门的客运服务能力与水平。值得高兴的是,面对今年春运大考,铁路部门提前部署、多措并举,在便捷购票上下足功夫。优化网络购票流程、实行网上刷脸认证、进行候补购票服务试点等多项便民服务措施;优化12306互联网购票流程,增加用户扫码登录功能,减少旅客无效点击;优化验证码策略,最大限度减少旅客在购票环节出现验证码等等,可以说让人们切实感受到了“回家的感觉就在那不远的前方”。
新年即将来临,回家的路既要“走得了”更要“走得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追求高层次、高品味的生活质量,拥有“便捷、快速、舒适”的高铁,成为出行的必须品。今年春运,铁路部门投入动车组总量达到3285标准组,并根据旅客流量合理安排运力,特别是新增动车组中,17辆超长版时速35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首次亮相京沪高铁,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复兴号动车组也是首次在快速铁路运行,这是供给侧对于需求侧的高度关注,是铁路部门用心满足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所向,更真切地见证了新时代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日益增强,更让人们给予“春运归家路”更多的信心。
“留住记忆中的乡愁,车票无忧”,铁路春运让负重前行的归人、盼望亲人归来的眼神在“家”中重逢。一趟趟载着旅客的春运列车,不仅意味着便捷舒适,更是铁路在主动担当着“为人民服务”的社会责任,用自己的坚守为所有乘客圆一个美满的中国年。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