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的年轮刻下第二十道印记,一座被车轮推动着前进的城中之城,矗立在长春西南百余平方公里的版图上。
在时光的河畔,我们听见钢铁交响中那些温暖的心跳,看见宏伟蓝图里那些生动的面孔。
六位见证者,六种人生轨迹,共同见证汽开区的发展经纬。
这里有投身岗位二十年如一日的老同志,案头文件摞成岁月的高度;
有人在三尺讲台播撒希望,让工匠精神在新生代心中发芽;
跟随社区书记走过街坊邻里,将基层治理绣出温情针脚;
警徽闪耀在街头巷尾,民警用脚步丈量出平安的周长;
企业家以创新为引擎,在厂房车间书写产业报国的誓言;
企业退休干部笑谈往昔,掌纹里还留着生产线的温度。
《新时代 我与汽开》系列专题——每一个故事都是时代长卷上的精彩笔触,透过六位亲历者的视角,聆听时光深处的回响,翻阅这部用青春与热血书写的不朽传奇。本期人物——汽开区第九中学语文老师,刘亚男。
“老师好。”
“同学们好。”
……

十八年光阴流转,一声问候依旧温暖。刘亚男,汽开区第九中学语文教师兼班主任,自从踏上这片热土,她便把根深深扎进了教育事业。一批批学生在这里成长,他们中有的已成为讲台上的同行者,有的则默默耕耘在汽开区的各个岗位。每当耳边响起那声熟悉的“刘老师好”,她总会心生感慨:时光荏苒,却从未辜负真诚的守望。

在她的班级里,墙上一张“自我管理光荣榜”熠熠生辉——那不仅是装饰,更是孩子们成长路上点点滴滴闪光时刻的见证。她为每个人建立“学生成长档案”,陪伴他们认识自我、管理自我、超越自我。她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星,而她所要做的,是发现他们独特的光芒,激励他们以青春之名,成为最好的自己。
有人问,带毕业班累吗?她微笑:“累,但幸福更多。”在她看来,师生之间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彼此信任、共同成长的朋友。面对青春期的迷茫与压力,她始终以倾听代替说教,以理解化解焦虑,帮助学生在紧张备考中找回从容节奏。

一届届学生如蒲公英般飞向五湖四海,奔赴各自的星辰大海。而她,依然坚守在汽开区这三尺讲台,送他们远去,也迎新的希望到来。那些朗朗书声回荡的清晨,那些挑灯苦读却也心向远方的夜晚,都是她与学生们共同编织的光阴故事,更是她心中那片不曾蒙尘的教育净土。

“能够以我所爱,陪伴一代代汽开人奔赴理想——这是职业,更是幸运。”刘亚男说,“我不是点亮星辰的人,我只是愿一直守候,看他们自己发光。”(高龙安 孙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