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吉林分社正文

首页-->金融

邮储“金钥匙”打开乡村振兴“幸福门”——长春特色农业经营者的致富故事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1日 18:10 来源:邮储银行吉林省分行 编辑:王思博

  清晨6点,公主岭市黑林子镇的养牛场已是一片忙碌。37岁的李鹏正指挥工人将草料投喂给牛群,近700头肉牛毛色光亮、膘肥体壮。"这批牛出栏能卖个好价钱!"李鹏擦着汗笑道。而在几年前,他的牛场仅有70多头牛,是邮储银行一笔笔贷款,让这个农家汉子实现了从"小打小闹"到"牛气冲天"的跨越。

  "牛"转乾坤:从70头到700头的跨越

  2019年的寒冬让李鹏记忆犹新。当时肉牛行情跌至低谷,周边养殖户纷纷缩减规模,他却想逆势扩张。"草料12元一包,一年就要2万包,没钱真是寸步难行。"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走进邮储银行公主岭市支行,没想到3天就拿到30万元贷款。

  这笔钱如同雪中送炭。李鹏不仅低价购入50头优质牛犊,还改造了标准化牛舍。2024年,在邮储银行100万元农担贷款支持下,他买了新场院,存栏量最高达700多头。"现在资金充足,牛行回暖,日子有奔头。"看着圈舍牛群,李鹏笑得灿烂。

  "鹿"力同心:二代养鹿人的新生

  双阳区鹿乡镇的清晨薄雾缭绕,李治巍正在给鹿群添加草料,阳光下,千余头梅花鹿在30垧山林间悠然踱步,宛如一幅动态的田园画卷。

  李治巍是鹿“二代”,父辈一直再养鹿,但规模不大。

  "两年前这里只有260头鹿。"李治巍回忆,2022年他看准行情想从内蒙古引种,却差100万元资金。邮储银行双阳区支行与农担公司组成联合服务队,2天内完成调查放款。"那天下午我就带着钱去内蒙古买鹿去了,现在想想还像做梦。"采访期间,李治巍接了几个电话,都是询问今年梅花鹿情况的。如今他的鹿群超千头,通过电商销往北上广,年收入增加。

  "瓜"香四溢:大学生返乡种出甜蜜事业

  九台区龙嘉镇的温室大棚里,32岁的梁建军正在大棚里忙和着。

  这位吉林农大毕业生,用邮储银行120万元贷款将大棚从7栋扩至70栋。"一栋大棚净赚6万,去年营收400多万元。"梁建军掰着手指算账:雇了30个村民,人均年收入4万;带动51户合作社成员户均增收8万;冷链物流直供上海,品牌香瓜卖到50元/箱。"明年准备建加工厂,让乡亲们挣得更多!"

  在这些鲜活故事的背后,是邮储银行长春市分行深耕"三农"的坚实足迹。该行创新推出"产业贷""极速贷""农担贷"等产品,不断为“新农人”助力。

  "不仅要解决融资难,更要让农民过上城里人羡慕的生活,让金融帮扶真正转化为百姓的获得感。"邮储银行长春市分行三农金融部负责人表示。

  行走在长春的乡间田野,记者深切感受到金融活水给这片黑土地带来的勃勃生机。邮储银行以"滴灌式"精准服务,不仅解决了农户的资金难题,更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夕阳西下,李鹏的新牛舍镀上金边,李治巍的鹿群悠然散步,梁建军的工人们捧着刚发的工资笑着回家……这些由金融力量助推的美好生活图景,正在长春广袤乡野间徐徐铺展。正如一位受益农户所说:"邮储银行给的不只是钱,是改变命运的金钥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