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吉林新闻10月24日电(王欣婷)近日,德惠市人民法院官方公众号发布消息,介绍了非法集资的相关信息。
《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非法集资,是指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
非法集资的核心特征
非法性:脱离金融监管“灰色运作”,既无金融业务许可证,也未获金融管理部门批准;
利诱性:编造“稳赚不赔”谎言,以“高额利息”“短期暴富”等承诺诱惑投资者;
社会性:通过公开宣传面向社会大众募资,而非特定亲友或内部员工。
“四看三思等一夜”避坑指南
四看辨真伪
看资质:核查主体是否取得金融牌照,有无金融管理部门批准文件,无资质的“理财公司”多为骗局;
看宣传:若出现“保本保息”“无风险高收益”“稳赚不赔”等表述,大概率为非法集资;
看模式:查清是否有真实实体项目,资金流向是否透明,“资金池运作”“借新还旧”均属高危信号;
看对象:若专门针对老年人、退休人员等群体精准营销,需高度警惕“精准诈骗”。
三思明风险
思认知:需提前了解投资领域常识;
思规律: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年化收益率超过6%需谨慎;
思实力:投资金额要在自身风险承受范围内,切勿抵押房产、借贷投资。
等一夜避冲动
遇到心动的投资项目,先征求家人朋友意见,避免因 “限时优惠”“名额有限”等话术仓促决策,冷静一晚往往能识破诸多陷阱。
主动维权:发现线索这样举报
一旦发现疑似非法集资行为,可通过以下途径举报,遏制风险扩散:
向当地公安机关直接报案;
联系行业主管或监管部门反映;
拨打政府服务热线“12345”反馈。
非法集资看似披着“高收益”“新机遇”的外衣,本质仍是“拆东补西”的骗局,最终必然因资金链断裂导致崩盘。希望大家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一夜暴富是陷阱”,理性投资、合规理财,发现可疑线索及时举报,共同守护自身财产安全与社会金融秩序。(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