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吉林新闻10月24日电(王欣婷)近日,德惠市人民法院官方公众号发布消息介绍,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对于婚前财产的归属有着明确且细致的规定,不仅是对个人财产权益的有力保障,更是维护婚姻关系稳定与公平的基石。
婚前财产的清晰界定
根据规定一方的婚前财产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这里所指的婚前财产,范围十分广泛,涵盖了动产与不动产,无论是有形资产,如房产、车辆,还是无形资产,像知识产权等,只要是在婚姻关系缔结前合法取得的,都受到法律的保护。
判断一项财产是否属于婚前财产,关键在于财产权的取得时间节点。若财产权在婚前已取得,即便婚后才实际占有该项财产,其本质仍属于婚前个人财产。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规定: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常见婚前财产类型及归属判定
房产
婚前一方全款购买
01
登记在出资方名下
这种情况下,房屋无疑属于出资方的个人财产。
02
登记在另一方名下
实践中这种情况较为复杂,可能存在多种原因。若因客观因素限制,如某些城市的户籍、社保政策导致出资方不具备购房资格,为结婚而将房产登记在另一方名下,且双方签署了关于房屋权属的协议,离婚时法院通常会依据协议约定进行分割;若双方未签署协议,出资方能够证明房屋首付由自己单独支付,但登记在另一方名下,法官会综合购房背景、出资数额等多方面因素,从公平角度进行判定。
03
登记在双方名下
这种情形实质是一方对另一方的赠与,应视为双方的共同财产。
婚前一方出资首付,婚后还贷
01
登记在首付支付方名下
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若无法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不动产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由不动产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02
登记在另一方名下
若属于赠与,房产归登记方所有;若因客观原因并非赠与且双方签署了房屋权属协议,按协议分割;若未签署协议,出资方能够证明首付由自己支付但登记在另一方名下,法官将综合多方面因素判定。
03
登记在双方名下
参照婚前一方出资将房产登记在双方名下的情形处理,一般视为双方共同财产,离婚时按相关原则分割。
车辆
婚前一方购买的车辆,若购买时间在结婚登记之前,且车辆登记在购买方名下,通常属于购买方的婚前个人财产。
存款
婚前个人的存款及其利息,属于婚前财产。只要能够证明存款账户在婚前已经存在,且资金来源为婚前个人所得,那么在财产分割时,该存款不参与夫妻共同财产的分配。
其他财产
婚前个人财产投资产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此外,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等,均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