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安县人民法院审结一起典型建筑行业挂靠经营纠纷案。该案涉及三方企业主体、争议金额逾千万元,该院通过二次开庭充分保障举证权利、分层厘清管理费争议与税费抵扣等专业问题,使150余名工人被拖欠的劳务报酬得到清偿保障。
据悉,2023年7月,具备工序承包资质的福旺公司与实际施工方跃飞公司建立挂靠合作关系。这种“借壳施工”的行业生态中,跃飞公司以福旺公司名义承接众恒公司(化名)工序工程,双方陆续签订四份《工序委外合同》,约定以管理费抽成作为合作对价。
然而当塔吊收起、工程验收,本该圆满的合作却因管理费比例之争陷入僵局——福旺公司坚持35%的管理费比例,同时扣除包括税费、罚款、现金折扣在内的多项费用,致使跃飞公司最终到账金额骤降。
更复杂的争议在于,跃飞公司主张其实际完成的十份未签约工程同样应纳入结算,而福旺公司对此全盘否认。争议爆发后,跃飞公司将福旺公司诉至法院,要求管理费比例应认定为20%,福旺公司支付拖欠维修款并开具管理费发票。
诉讼过程中,跃飞公司追加主张以LPR1.5倍计算资金占用费。民事审判第二庭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在翻阅卷宗时意识到,这不是简单的合同纠纷。
首次庭审中,跃飞公司面临无书面合同工程举证不足的困境,庭审现场弥漫着焦虑的气息。庭审结束后,跃飞公司主张补充证据。经审慎评议,决定二次开庭。
补充举证阶段,一组关键证据逐渐拼凑出事实全貌,法院进行了三重核心认定。最终,该院判决被告福旺公司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向原告跃飞公司支付维修费及资金占用费。
随着款项陆续发放到150余名工人手中,这场维权长跑终于抵达终点。福旺公司借此规范了合作流程,跃飞公司获得了应有的劳动对价,而那些用汗水浇筑城市的劳动者们,此刻正用长满老茧的手指,在工资条上一笔一划签下自己的名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