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吉林新闻6月9日电(谭伟旗 蔡泽霄)近日,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法官接到一通来电,被告主动上门要求火速还钱。
据悉,2024年11月,原告刘某与被告长春市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签署协议,确定被告共欠原告项目款、垫付材料费、体系认证费等各种款项,并约定于年底前给付完毕。
期限届满后,被告仅给付部分,其余款项未履行。原告遂诉至法院,要求被告公司给付欠款本金及利息,同时申请了财产保全。
面对双方的“信任危机”,法官给双方提出了“三当”解决方案:当日调解送达、当日解除冻结、当日监督还款。
次日,原、被告双方相聚法院,先签文书、后跑银行。在法官的主持和监督下,仅用一个上午的时间便完成了“三当”。
法官介绍,该案中,原告依法主张债权,被告表示积极主动履行,双方展现了可贵的诚信原则和法律意识。面对解纷僵局,双方能放下顾虑,在法院搭建的“调解即解封、当日即履行”的信任桥梁上互谅互让,令人欣慰。
该案生动诠释了解纷的关键:诚信是基础,互信是钥匙,司法公信是保障。法治环境的营造需要诉讼主体与司法机关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矛盾纠纷的实质性化解。(完)